遼寧作家網(wǎng)原網(wǎng)站入口
鄉(xiāng)城書事
來源: | 作者:郭金龍  時間: 2020-04-01
  出山海關,過六股河,矗立在遼西走廊上有一座五百多年歷史的明代古城,那是生我養(yǎng)我的家鄉(xiāng)興城。
  據(jù)資料記載:明朝時的興城叫寧遠衛(wèi)城,清朝時為寧遠州,民國時改為寧遠縣,因與山西、湖南、甘肅等省的寧遠縣重名而改為遼代時的稱謂興城縣。新中國成立后,延用了興城這個縣名,1986年撤縣設市(縣級)。說到興城,要提祖大壽、祖大樂、祖大弼三兄弟,因為明朝皇帝給這三兄弟其中的兩位在興城的南街立了牌坊。牌坊是表彰他們的功勞的,說明他們對岌岌可危的明王朝確實立過聲名顯赫的戰(zhàn)功??晒跉w功勞,日后的他們卻沒給愛面子的茍然殘喘的崇禎皇帝爭氣,反而倒戈明朝的死對頭后金。其中的原故各有說詞,褒貶不一。還有洪承疇,還有那位因美眉陳媛媛惹了一身風流債的祖氏外甥吳三桂。興城作為明朝關外的軍事防御要地,曾為以上幾位風云人物提供了施展軍事才能的舞臺。然而更值得評說的是袁崇煥,這個來至廣東的一介書生,在歷史上能與岳飛相提并論的悲劇人物,以他對大漢民族的赤膽忠心,在這方圓幾平方公里的治所,抗擊后金王朝于城外,連后金國主努爾哈赤都中了他的紅夷大炮,戰(zhàn)敗回到沈陽,飲恨拋下皇天厚土,撒手歸西了。繼位的皇太極,也和他的父親的命運一樣,打不開興城的大門,只好繞道而行并且使用離間計,糊弄腐敗到家的明朝皇帝。袁崇煥不是死在敵人的屠刀之下,而是死在他效忠的明朝皇帝手上。腐敗要了袁崇煥的命,也要了這個王朝自己的命。興城是八旗人留下遺恨的地方,也是明王朝自始至終沒有解開的死結。應該說興城是軍事文化風云之城,更是歷史文化悲憤之城。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我出生在隸屬于興城離縣城不遠一個叫葦子溝的鄉(xiāng)下。小的時候常纏著老舅要跟他拉煤的馬車進城,舅舅同意了,我也只能坐在馬車的中間,身上圍著御寒的東西。因為拉煤的季節(jié)往往是深秋,或者是初冬。早晨三點鐘起程,舅舅的馬鞭子在黑夜里和馬鈴鐺一起隨風晃動,一晃就是三個小時。天亮了,馬車才慢悠悠的拐進西關外的煤場。老舅下車就是找人開票裝車,我因一路凍得不行,鼻涕一把淚一把的,沒有心情看縣城的模樣,只是跺著腳,無意間瞧一眼西關城墻上的城樓,那也算是最大的滿足,最大的享受了。因為是去煤場拉煤,煤場的周圍要么是農(nóng)機廠,要么是酒廠,天空下站著的是高高的煙囪,仿佛沒有帶煙囪的建筑就不是城鎮(zhèn)了。童年的縣城給我的印象是摸糊的,卻是難忘的。
  終于有一天,我接到了縣城高中的錄取通知書,一個村難得能有幾個幸運的同學,有資格在縣城因為讀書而留駐。一個星期六天上課,只有星期天休息,我們才能從城外蘇聯(lián)老大哥留下的“工字”房的學校教室,走東關城墻的便門進城,過文廟時,我要多看幾眼。只是那時文廟沒有整修,聽說縣文化館在里面辦公,但具體的建筑還保存完好,現(xiàn)在想來,那可能是在東北地區(qū)唯一一座和這座古城一樣保存完好的孔廟了。我們曾經(jīng)在縣文化館辦文學創(chuàng)作班的時候參觀過文廟,“欞星門”和“大成殿”還清晰可見。從城里的兩座破爛不堪的祖氏牌坊開始,我們看古老的街巷(當時我還不知道那是明代一條街。),看有文物展覽的鐘鼓樓,最后一站就是我們要去的位于鐘鼓樓東的新華書店。進新華書店的目的常常不是要來買書,而是看書。為了不至于讓服務員懷疑我們,我和同學一起合伙來和服務員調(diào)侃,說有沒有某某的文集?其實,那個某某就是我們其中的一個人的名字。服務員在找書的時候,我們可以一邊偷笑,一邊看拿在手里的新書。服務員找遍所有的書架,翻遍所有放書的地方,不是沒有,而是根本沒有,這時她會歉疚地給我們登記,約好下次進新書的時間,這時我們手里要看的書也翻得差不多了,沒法認真,只能一目十行,因為錢少,買書也是要買一定要買的教材參考書。因為愛好文學,常常到溫泉的郵局去買文學雜志,什么《人民文學》《中國作家》《收獲》《北京文學》《上海文學》《十月》等一些雜志都買過,我現(xiàn)在還收藏著那個年代買來的雜志,盡管它舊得發(fā)黃,有的差不多看不清印刷的文字,但我還寶貝似的放到書柜里,時不時的捧在手上看看??催@些舊雜志不光是為了閱讀發(fā)表在雜志上的作品,而是留戀過去的時光,留戀我們有著人生夢想的年少青春。三十幾年過后,我們那幫當年調(diào)侃書店服務員的同學,有幾位真的有了自己在書店里出售的著作,成為全省乃至于全國知名的作家,也在我們那時敬仰的《人民文學》《中國作家》《當代》《十月》等雜志上發(fā)表文學作品。每逢我們聚會的時候,談起這段往事,還會像當年一樣“偷”笑一次,那種“偷”是會心的,是對少年天真而單純和不諳世事的懷戀,以及在那座小城留下的人生一種重新審視。
  改革開放,給這座城市發(fā)展增添了動力,小城以文化為核心,拓展自己的內(nèi)涵與外延,以城、泉、山、海、島為特色,建設美麗的家園,城市一天比一天美好,每一次回到小城,就不想回來?,F(xiàn)實是一種生活,回憶也是一種生活,是隱藏在現(xiàn)實背后帶著人類感情的生活。有時,人是生活在現(xiàn)實中的,更多的時候,人是生活在夢幻中的,理想支撐著現(xiàn)實,夢想構筑美好的未來。
  高中畢業(yè),我的家搬到了遼南,隔著渤海和興城相望的城市。我多次想調(diào)回老家興城,怎奈我這個書呆子顧慮重重,至使愿望到現(xiàn)在還沒能實現(xiàn),也許這也是我一生中無法解開的死結。也許我真的像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一樣,“攻”不破那座古城了。但他們父子攻克不了的是歷史和古城,我這個窮酸的文人,攻克不了是感情和與生俱來的鄉(xiāng)愁,我的人生只有帶著遺憾和家鄉(xiāng)隔海相望?每次和高中的同學通電話,我說我想你們,然后就是長久的無言,我眼里的淚滴中,映出的可能就是那座古城。
  興城!

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