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不愿停歇腳步的行走者,觀賞過怪石嶙峋、云霧繚繞的黃山;感受過蜿蜒曲折、險奇俊美的華山;攀登過神圣莊嚴、時隱時現的玉龍雪山;見識過山水相間、秀麗無比的云臺山。但卻從沒有一座山像白狼山那樣,讓我時時刻刻都心潮起伏、流連忘返。
白狼山座落在我的家鄉(xiāng)遼寧建昌,主峰海拔1140.2米,是遼西的第二高峰,由于白狼山的森林覆蓋率很高,因此又有“遼西綠色明珠”之美稱。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山,在白狼山曾發(fā)現距今1.6億年前赫氏近鳥龍和中華侏羅獸的化石,足以轟動全世界的古生物研究領域。魏武帝曹操東征烏桓也曾經來到過這里,三國演義中就有曹操“登白狼望柳城”的字句。這些都為白狼山增添了濃厚的歷史氣息。然而來這里觀賞的游客,并不僅僅因為它久遠的歷史和古老的傳說,而是因為白狼山四季的景色,都是美好而又迷人的……
白狼山之春: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春天的白狼山,是柔柔的,甜甜的,像一位婀娜的少女,剛剛蘇醒,卻使得萬物生出光輝。這時的映山紅已是漫山遍野,行走在山間,感受大自然賜予的春的氣息,呼吸山間的空氣,清新自然,仿佛置身一個天然氧吧之中。最妙的是下點小雨,更增添了白狼山間的春色,抬頭看,樹是綠的,低頭看,草是青的,仿佛在一個仙境般的世界里,遺世而獨立,聞著的是山間泥土被雨水沖刷的芬芳,回味無窮。到了杏花盛開的季節(jié),白狼山的游客尤其的多,古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受海拔高度的影響,山上的花兒的確開的要晚一些,但卻絲毫不影響人們來賞花的熱情,在一片林海中盛開的杏花,宛如天上遺落下的片片彩霞,還散發(fā)著沁人心脾的香氣,幽幽傳來。我時常在這個時候,忘記了自己,忘記了來時的路,只是癡癡的站在這兒,安靜,溫暖。
白狼山之夏: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夏日的城市里總是多了那么幾分喧囂與聒噪,人們總想找一片桃花源般的地方去釋放自己。夏日里的白狼山無疑是人們休閑避暑的最好去處。山上的樹木已是郁郁蔥蔥,叮咚的泉水在山間流淌,蟬鳴聲、鳥叫聲此起彼伏,就像奏著一曲動聽的童謠。夏日的晚上,總是能夠看到成群結隊的人們,駕車到白狼山腳下,然后再步行登山,既鍛煉了身體,又躲開了城市的繁鬧,走入山林中,親近大自然,感受美好。白狼山的夏日最迷人之處不在于太陽高照,而在于雨后初晴的時刻,那時的白狼山別有一番韻味,站在頂峰向遠方眺望,所有的景色都如同在云里霧里,像一縷縷的青煙聚集在山頂,襯托著山林若隱若現,這時人們往往會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看不清的景色中看清自己,揮退世俗和冷漠,有的只是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快樂。
白狼山之秋: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
都說十月是白狼山的最佳觀賞季節(jié),當年唐代詩人杜牧曾經寫下“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樣美麗的詩句,而十月霜打后的白狼山景致是絕對不亞于當年杜牧之所見的。五角楓是白狼山上的一種特有植物,每當秋日里的陽光照耀著整個白狼山,將磅礴的山林籠罩在金色之中,五角楓也散發(fā)出它那秋日特有的紅色,這也是十月的山林最吸引人的地方。漫山遍野的楓葉隨風搖曳,沙沙作響,每當置身于紅葉之中,我就會聯想到偉人毛澤東寫下的詩句“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這里又豈不是層林盡染,美不勝收呢?可惜我不是畫家,要不然我一定用我手中的畫筆繪制出一幅最美的白狼山秋景圖。有很多愛好攝影的朋友來到這里,按下快門,捕捉這些大自然的饋贈。
白狼山之冬: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冬日的白狼山平添了一絲祥和之氣,像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安靜而慈祥的坐在那里。山上的松樹像一排排列兵,守候著屬于他們的領地。下雪的時候,是冬日里白狼山最美的時候,仿佛披上了一件白色的外衣。若是清晨下的雪,路過白狼山,真會有一種“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感覺。白狼山上的石頭也是它的一大特色,是一種神奇的石蛋地貌,每一塊石頭都有不同的姿態(tài),渾然天成。這些奇峰異石,在雪的籠罩下,也形態(tài)各異,更為生動形象。一場雪將白狼山這片沉寂的土地轉變成靈動的生命,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親近她,即便是遠遠的望上幾眼,也會讓煩躁的心安靜下來。在白色的世界里,所有塵世的紛繁蕪雜都能夠停息,一切都可以刪繁就簡,月的陰晴圓缺和人的悲歡離合也就顯得沒那么困擾在心了。
這就是白狼山不斷更替的四季美景,簡單而又美好,恬淡而又溫情,沒有紛亂的色彩,沒有熙攘的人群,有的只是最貼近大自然的距離,是喧鬧的世界中的一方凈土。其實世界上本來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但如果來到白狼山,我們就會發(fā)現,只恨眼睛太小,無法將著所有的美景收入視線之中。如果可以,我愿意一直憐取這山間美景,給自己的心澆上一碗最純凈的“心靈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