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作家網(wǎng)原網(wǎng)站入口
家門口的長城
來源: | 作者:許 杰  時間: 2020-04-01
  十一假期還沒到,朋友先用微信從綏中發(fā)來圖片,圖片中,她穿著紅艷艷的衣服背對著鏡頭坐在門檻上,門是米黃色帶門閂的對開門,是老式的那種木質(zhì)門。門內(nèi)的燈光幽幽,透著溫暖。門外是漆黑的夜色,一輪皎潔的滿月正對著門口。我的朋友中能拍出這么溫馨、浪漫的人不多,王哥和曹姐這對夫妻是其中之一。王哥負責拍照,曹姐只管在鏡頭里望月懷遠,雖然,那圓月是P上去的,倆人沉浸其中樂此不疲的情趣,也是一般人難以企及。
  曹姐和王哥都早已退休,人閑下來,生活中卻多了閑情逸致,他們對攝影情有獨鐘,尤其喜歡的是風光攝影。沒事的時候,開車四處走走看看,南方他們到過西雙版納,北至漠河北極村,西面去過青海,東至烏蘇里江。前兩年又放著在城里舒適生活不呆,偏偏跑到鄉(xiāng)下靠近長城的深山溝里,買兩間老屋,又頗費了一番經(jīng)歷和財力修繕房子、葺墻冪室,不只是像農(nóng)人那樣種一畦新韭,兩三小壟白菜,幾架時令的瓜果而自足,老倆口是扔六十往七十歲上奔的人,過日子心氣還很足,老房子經(jīng)過改造、擴建,變成了能夠容納二十多人的客棧。光顧這里的除了一些朋友,還有就是搞攝影的。
  看著朋友發(fā)來的圖片,透過夜色,我仿佛看到她家門口對著的就是長城,感到有朋友在那,那里的長城離我也親近了許多。她在圖片的下方接著附言道:十一來吧,有時間接待你。就這樣,他們那里像磁場一樣吸引住了我,我便和丈夫商定應(yīng)邀而往。
  我祈禱我們?nèi)サ哪侨诊L清日朗。
  十一那天凌晨兩點多鐘我就醒了,索性起床,收拾東西,吃過飯,到了四點多,終于可以上路。天公還好像有意跟我開個玩笑,上車時下起了雨。從葫蘆島市出發(fā),到綏中縣永安堡鄉(xiāng)金家溝村,行程一百五十公里,兩個多小時的路程,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幸好雨下得不大,上了京哈高速,雨不知什么時候停了。
  從夜色蒼茫到天色破曉,我急著趕路就是想站在長城上看日出。小時候,我家住在山上,出門沒多遠就到山頂,也沒少在山頂上看日出日落?,F(xiàn)在離開老家時間久了,很長時間沒再從山上看日出。這次綏中之行也喚起我看日出的想法。
  當我們的車路過一座水庫,駛上盤山道,山道窄且彎彎繞繞,導航顯示快到朋友開的客棧。行了一會兒,在道邊彎險處出現(xiàn)了像長城垛口那樣的齒墻,想真正意義上的長城離我們也不遠了吧。山道迂回,轉(zhuǎn)過一道彎又一道彎,迎頭看見不遠處的山頂上,長城巍然矗立在山峰之上,正沐浴在清晨第一縷朝暉之中。
  我這一路緊趕慢趕的,終于還是錯過了從長城上看日出。
    天空很藍,天空中那稀疏錯落的云朵,猶如水墨丹青的留白。萬籟俱寂,金燦燦的陽光溫暖的照在遠處的山坡上和離著不遠處的長城上。
  車開到山嶺上的時候,正好我們行駛的路從長城中間穿過,如果停下車,向西走登上上山的路,就能看到有名的錐子山長城,這是我后來才知道的,只可惜當時又錯過了。這時候迎面開過幾輛拖拉機,車斗上坐滿了起早去干活兒的鄉(xiāng)民,許是出來得早,早上又很清冷,他們穿得很厚都沒有精神說話。
  看著他們淳樸的樣子,喚起我兒時的記憶,讓我想起我的故鄉(xiāng),我的老家,它離這里不遠,緊靠著綏中縣的北面,也是四面環(huán)山。那里有我熟悉的村莊,也有著勤勞樸實的鄉(xiāng)民,只是長大以后,家鄉(xiāng)成了故鄉(xiāng),很少有時間回去。
  車從盤山道下來,行駛了沒多遠,就到了金家溝村。村莊里依山而建的房屋,那些用石頭壘起的院墻,還有院落里彌漫煙火氣的日子……那些,都給我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就像是我又回到了老家。
  可是我畢竟是初次來這里,車開到一個胡同口,導航提示已到目的地,卻沒有看到客棧的招牌,我們躊躇著正不知道往哪里走,胡同里恰巧看到王哥的身影,穿著帶很多兜的攝影馬甲,不知道到外面做什么,正要返身回院的時候他也看到了我們,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我們會去得這么早。
  王哥領(lǐng)我們走進他的客棧,客棧像座民居,不過比普通的民居裝修要講究些,穿過兩邊是房間的走廊,走過鋪著防腐木板的庭院,進入集廚房與餐廳為一體的房間,看到好久沒有見面的曹姐,她正忙著給客人做早餐。客棧里住著一撥來自沈陽的客人,他們一行七八人,還帶著一周歲多的小孩,也是來這里看長城。
  用過早飯,我們就要一起去登長城。不巧的是他們的車電瓶沒電,等到車能打火的時候,又發(fā)現(xiàn)車門打不開;又不巧的是,車內(nèi)沒人,鑰匙還在車里,車自動鎖上了。巧的是,他們聯(lián)系開鎖的時候,曹姐領(lǐng)著我看了她屋后的菜園,有株型緊湊的白菜;有楚楚翠翹的大蔥;絲瓜已過了生長期,但架上還留有種瓜;在鮮綠可人的葉子下,桔紅色的胡蘿卜探出頭來,招惹得曹姐她調(diào)皮的小孫子趁人不注意就要拔出一個來;還有長在山坡上,藏到草稞子里去的南瓜。
  挨著菜園的山上有好多板栗樹,這時節(jié)是板栗收獲的季節(jié),成熟的果實從樹上自然墜落,長滿針刺形的栗蓬已經(jīng)開裂,露出里面油亮的板栗。曹姐說到即使板栗落在地上,這里的人們也不可以隨便採拾,每棵板栗樹都是有人家的,每家都是採拾自家的地兒,這里鄉(xiāng)風純樸,我們也不能破了這里的風俗習慣傷了和氣。再看山坡上野菊叢生,它小小的黃色花朵,在陽光的照耀下,開成一叢叢,猶如花傘,顯得更加明艷。菊花泡茶喝,能夠散風熱、平肝明目,這里的菊花長得又好又沒有污染,只是天氣越來越冷,不希望這菊花在秋風里凋零,想它清明于杯中,既能重溫清香,又可以甘潤綿延滋味長,我便采摘了些。
  那頭的沈陽客人已經(jīng)聯(lián)系好開鎖人,只是道遠,一時半會兒很難趕到。王哥為了不耽誤時間,他開上自家車,領(lǐng)著我們?nèi)サ情L城。兩輛車一前一后,不多會兒的功夫,我們就來到了大毛山口,它是長城線上的一個重要隘口。在長城垛口這邊還屬遼寧,到了宇墻的那一邊就是河北省。
  登上長城,懷想著長城在建造之初就有它不凡的使命,對外能夠抵御外寇,對內(nèi)可以保境安民。這里的長城,是五百年前的古長城。明朝中期,抗倭名將戚繼光任薊鎮(zhèn)總兵時,對這里的長城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做了重大改進,由土石結(jié)構(gòu)改為磚石結(jié)構(gòu)加固城墻;在山勢低矮處加高城墻;在山勢高峻處修建敵樓;個別地方加修了障墻、支墻、擋馬墻,又建空心敵臺,使這段長城加強了防御功能。
  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長城:它石條打基,青石素磚,白灰勾縫,它古樸雄渾隨山就勢,橫亙千里起伏于崇山峻嶺之巔;它歷經(jīng)朝代更迭,歲月變遷,有些地方已是斷壁殘垣,敵臺上長滿了荒草,帶著歷史的滄桑感,迄今為止仍威嚴峙立;它地處深山老林的燕山山脈,又因嶺高坡陡,鮮為人知。
  站在長城上極目遠眺,群山蔓延連綿不絕。在離此不遠的幾座山上,從它裸露的山脊,我們臆想當初修建長城用的石料和磚,就是從那里就近取材,從荒野上踩出一條道,源源不斷運送過來。望著一山比一山高險的長城,讓我覺得比長城更偉大的是用雙手一塊磚一塊磚壘砌的勞動者。走在長城上,一會兒是泥沙間雜的土路,一會兒是被歲月磨得光亮的石板路,一會兒是拾階而上的臺階,雖然它的完整已遭破損被風化得面目全非,也許我們離它的年代太過久遠,它們使我更敬畏在長城廢墟上長出的生生不息的草以及花朵。
  我把在長城上拍的圖片發(fā)到朋友圈里,有朋友用微信問我來這里的人多嗎?我看了看,除了我們這一行人,還有兩對父子,還有一隊驢友,這里我看到的人加一起也不過二十人。而此時不論八達嶺長城上還是杭州西湖,正是人潮如涌,人挨人人擠人無處下腳的時候,跟那樣人多熱鬧的地方比起來,我又覺得我來這里很慶幸。
  從大毛山口上山,到了陳家樓的地方我們開始往回返。王哥上山杵著拐杖,在我們拍照的時候,給做技術(shù)指導。他雖沒有背著相機,但是他拍過的片子美景如云,走的地方多了,什么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壩上草原、彩云之南色彩斑斕的梯田……最讓他難忘的最美麗的地方,還是這里的野長城。他初來這里便喜歡上這里,不光是閱盡滄桑的長城,還有這里的一草一木,連同空氣也是分外可喜的清新。他在這里買房置地,與草木共同呼吸,晨昏暮靄秋霜冬雪,他把覆雪的長城拍得如同水墨畫一般意境深遠,也在云蒸霞蔚里將長城拍得如騰飛的巨龍。
  在大山的溝壑里,他熟悉每一條通向長城的道路,往返在山路間,帶著游人賞景采風,也許只有大山懂得,他深沉腳步就是對這里愛的表達。住在這里,他要比當?shù)氐拇迕襁€要了解這塊長城的歷史,每一個敵樓滄桑印記,每一段長城的興衰史,他都了如指掌。他跟我們說起當年戚繼光在這一帶整頓邊務(wù)的故事,由于修筑長城工程浩大、守衛(wèi)任務(wù)又很艱巨,在這里修長城的是平倭有功的浙江義烏兵將士,常年與家人分離,為了穩(wěn)定軍心,戚繼光允許一部分家眷隨軍,官兵們攜妻帶兒起先就住在敵樓上,后來為了方便生活,逐步從長城上搬下山,在附近繁衍生息,這里的鄉(xiāng)民就是義務(wù)兵的后裔。
  回到客棧,曹姐已經(jīng)把午飯備好,中午吃的是當?shù)靥厣〕运垢W鏊垢娜?,請的就是義烏兵的后人,她把水豆腐盛在柳條笊籬里,底下座一小盆,一是穩(wěn)固笊籬,二可以接笊籬里漏下的湯水,水豆腐做得嫩滑可口,我們夸贊她的手藝,她卻像做道家常菜似的說這里的人都會。
  到了我們要回去的時候,王哥給我們灌了一桶水,還說這里的水養(yǎng)人,別看他一頭白發(fā),自從喝了這里的水,頭發(fā)根兒都是黑的了。
  告別他們,我們按原路返回,長城的影子在我的視線里漸行漸遠,放在袋里的野菊,我打開聞了聞,還帶有鄉(xiāng)野氣息,過不了幾天,這里的秋色漸濃,層林浸染,我想王哥他們會帶著很多人去看這里的長城。

上一篇:渾河晚渡

下一篇:古城堡追想

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