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雷鋒同志犧牲59周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fā)表58周年。值此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重溫雷鋒同志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對于我們以先進典型為標桿,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雷鋒是時代的精神座標,雷鋒精神教育影響了幾代人。自己也是唱著雷鋒的歌、聽著雷鋒的故事長大的。
遼寧作為雷鋒的第二故鄉(xiāng),是雷鋒精神的重要發(fā)祥地。遼寧的鞍山、遼陽、營口、撫順、沈陽、鐵嶺等地,都留下了雷鋒閃光的足跡,遼寧人民對雷鋒有著特殊深厚的感情。
半個多世紀以來,遼寧一直堅持不懈學雷鋒,一桿學雷鋒大旗扛到底,雷鋒精神、雷鋒文化遍布全省城鄉(xiāng)。因工作機緣偏得,自己有幸直接參與組織全省學雷鋒活動十余年,更是對雷鋒的高尚精神和優(yōu)良品格有著切身體會。
在無數(shù)次地感動和敬佩中,我一直在思考:雷鋒,一個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一個只有22歲短暫人生、一個并沒有做出驚天動地大事業(yè)的普通共產(chǎn)黨員,一個只是在平凡崗位上當過農(nóng)民、工人和解放軍戰(zhàn)士的青年,何以在短暫的人生歷程中留下如此精彩而不平凡的一頁,為后人樹起一座偉大而永恒的精神豐碑?
近日,走進撫順雷鋒學院,再次踏著雷鋒的足跡,重溫雷鋒故事,再讀雷鋒日記。我對雷鋒這個熟悉的名字又有了新的認識,對他平凡而偉大的人生追求有了新的思考。
夢想,決定人生方向
雷鋒的故事、事跡,我們聽過、讀過不知多少次,作為雷鋒思想的母本和精華,雷鋒日記也讀過許多篇好多遍。最近,再一次去品讀1956年7月15日,當時還不滿16歲的雷鋒在小學畢業(yè)典禮上的發(fā)言,我似乎找到了作案:年紀小小的雷鋒,那時居然已經(jīng)胸懷著如此既高遠的“三個人生夢想”:即當農(nóng)民、當工人、當解放軍戰(zhàn)士!更為令人嘆服的是,在其后短短6年時間里,他居然完全按照自己夢想規(guī)劃的人生方向,一步不落地走完了自己短暫而輝煌的人生“三步曲”!
讓我們不妨再來重溫一下雷鋒當時在小學畢業(yè)典禮上的精彩發(fā)言片斷:
“我們今天畢業(yè)真高興,大家比我更高興能升入高一級學校學更多知識,更好地建設(shè)祖國。我響應黨的號召去當新式農(nóng)民—做個好農(nóng)民,駕起拖拉機,耕耘祖國土地,將來要做個好工人建設(shè)祖國,將來要做個好戰(zhàn)士拿起槍用生命和鮮血保衛(wèi)祖國,做人民的英雄!同學們,讓我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競賽吧!老師們你看我的行動吧!我一定要做個英雄!”
長大當農(nóng)民、當工人、當軍人、當英雄!這也許就是夢想的力量!有夢想、有追求,才有目標、有方向,才能有動力和毅力。少年雷鋒,正是有了清晰明確的人生夢想,才會有堅定的奮斗目標和努力方向。此后,他基本是兩年一步,以精彩的人生“三步曲”,實現(xiàn)著他的人生夢想。
先看第一步:當農(nóng)民。實際上當時雷鋒已經(jīng)是一位在縣里領(lǐng)導身邊的工作人員,遠比去當一個農(nóng)民要輕松得多、體面得多,進步提拔的機會也多。可雷鋒為實現(xiàn)人生夢想義無反顧,回農(nóng)村當上了拖拉機手,實現(xiàn)了人生夢想的第一步。
再看第二步:當工人。雖說是響應黨的號召,但離開熟悉的家鄉(xiāng)和工作環(huán)境,來到遙遠寒冷而又陌生的東北,這同樣需要極大的決心和勇氣。可為了實現(xiàn)當工人的夢想,在1958年底,也正是東北最寒冷的季節(jié),雷鋒來到遼寧鞍山,走進鞍鋼,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工人,圓了人生工人夢。
再看第三個夢想:參軍當兵。按說當時雷鋒在鞍鋼不僅表現(xiàn)突出,個人發(fā)展也大有前途,而且工資收入也很不錯,對一般人來說也可以知足了。但雷鋒不是這樣,他為了實現(xiàn)人生夢想,毅然決然報名參軍。好事多磨,這次參軍更是幾經(jīng)周折,特別是面對身高不足這一“硬傷”,幾乎把雷鋒拒之軍營門外。但他沒有氣餒,靠一片赤誠之心和執(zhí)著韌勁,終于打動了征兵首長,破例收下這個“小個子兵”,圓了當兵夢。
我們發(fā)現(xiàn),這期間的三次身份轉(zhuǎn)換,對雷鋒來講,并不是一帆風順,更不是機會和崗位在那等著他去隨意挑挑揀揀。他走的每一步,都有現(xiàn)實的困難和思想的考驗,可正是有了這樣明確的夢想,他一步一步去走出了精彩人生。夢想就象指路的明燈,照亮人生前進的航向。正所謂夢在前方,路在腳下,咬定青山,執(zhí)著前行,才能夠夢想成真。
夢想,靠奮斗去實現(xiàn)
從雷鋒三個夢想的實現(xiàn)過程看,雷鋒在每個崗位工作時間都不是很長,大約也就是兩年左右的時間,對常人來說,很難做出太大的業(yè)績。但雷鋒“做個英雄”的情結(jié)和夢想,激勵他不停地去努力、去奮斗,不敢有絲毫的放松和懈怠。在他身上,沒有一點一些年輕人身上的那些浮躁氣、功利心。雖然心懷夢想,他卻沒有好高騖遠,不是這山看著那山高而應付度日,而是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珍惜每一次機會、每一段經(jīng)歷,一步一個腳印,干好每一件事情,真正做到了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專一行精一行,處處當先進,行行爭狀元。在家鄉(xiāng)湖南望城當農(nóng)民時,他不怕苦、不怕累,勤勞肯干,小小年紀便成了拖拉機能手;在鞍鋼焦化廠、弓長嶺鐵礦當工人,他從新手學起,好學上進,勤于鉆石,成了優(yōu)秀推土機手,是工廠先進;到了部隊,他更是憑著一股爭上游、不服輸?shù)膭蓬^,投彈射擊不甘落后,汽車駕駛技術(shù)練成一流。他積極利用業(yè)余時間為社會做好事,做駐地小學的校外輔導員,樂于助人,甘于奉獻,被選為部隊駐地撫順市最年輕的人大代表。
“梅花香自苦寒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當農(nóng)民、當工人、當戰(zhàn)士,無論何時何地何個崗位,他始終保持一股精氣神、鉆研勁、上進心,陽光向上,奮斗爭先。所到之處,都留下他一滴滴辛勤奮斗的汗水,一串串閃光的足跡,一段段動人的故事,一片片同事戰(zhàn)友的贊揚聲。
夢想,從點滴小事做起
縱觀雷鋒一生,所做好事突出特點可以概括為:一是“多”,雷鋒做的好事不計其數(shù),我們從大家都熟悉的這句話中可見一二,那就是“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背鲆惶瞬?/span>就能做那么多好事,可見,平日在工作崗位還是在業(yè)余時間,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為社會做好事。二是“小”,這些好事的基本都是“小”事,但雷鋒從來沒有因為“善小而不為”,而是不論事情大小,只要對黨、對集體、對人民有益、有好處就去做。所以我們看到雷鋒并沒有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基本都是力所能及的善行義舉、身邊小事。三是“恒”,貴在有恒,他是經(jīng)常的、不停步地、無時無刻無處不在做好事,而不是心血來潮、一時興致、三天熱度。正如毛主席評價雷鋒時說的:“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事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雷鋒就是這樣的人,他持之以恒做好事,把做好事做成了習慣,做到了極致,做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平凡中鑄就了不平凡。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郭明義愛心團隊回信時指出:“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雷鋒精神是一座富礦,內(nèi)涵豐富,博大精深,有對黨的堅定信仰和無限忠誠,有對事業(yè)的無限熱愛和執(zhí)著追求,有對社會的滿腔熱忱和無私奉獻,有對個人的奮斗上進和嚴以要求。雷鋒精神與時俱進,永放光芒,在新時代仍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時代更加需要雷鋒精神。今天,我們學習雷鋒,每一個人都能從他身上找到學習踐行的契合點。只要我們像雷鋒同志那樣,把人生旅途規(guī)劃好航程、把握準航向,心中有夢想,腳下不停步,咬定青山,不懈奮斗,就一定能夠行穩(wěn)致遠、破浪前行,圓夢人生。
上一篇:這個春天我想起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