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作家網(wǎng)原網(wǎng)站入口
趙家義
 作者:趙 穎  時間: 2021-04-20

  趙家義是誰?

  去過興城市張廣學歷史文化博物館嗎?

  鑲嵌在那座建筑上的各種雕刻藝術,全是趙家義設計和親手制作的。

  我感觸到,那座建筑是建設者在用建筑訴說歷史。是興城新的人文景觀。我被上面的雕刻內(nèi)容吸引。大象親昵著身下的小象,“德隆閣”上面祥云下長著翅膀的馬,駿馬和飛鹿賽跑……一幅幅裝滿故事。一個個形象栩栩如生!這是誰的手筆?幾個人的制作!

  集賢樓門口,一個中等身材,方臉大眼睛,身著迷彩服的男人告訴我,是我做的,全是我做的。

  他叫趙家義,農(nóng)民。家住原臺子西八里。

  那一天,張廣學安排他陪同客人采訪。

  有人介紹我,張廣學誠懇地握著我的手,好好寫寫趙家義。

  半天的接觸,我和趙家義論起了同宗。祖上都是從關里一擔挑過來的。我們是家兄妹。午餐時,我們坐在一起。看著一桌子吟詩詞歌賦的文友,他很謙卑,拘謹,低聲說,就我不是文化人。樣子有些像似做錯事的孩子。

  大哥,你是文化人,不一般般的文化人。他們會詩詞歌賦。你會塑造美、雕刻美美在建筑里了呀。你雕刻的美與歷史永存。他笑了,變拘謹為自然。

  第二天,在木工室采訪他。為肅靜,他吩咐女婿付斌關閉機器,用刀具做木頭工件上的細活兒。

  和所有有一技之長和有專業(yè)特長的人一樣,他從小就有自己的喜歡,喜歡看天上飛的鳥、喜歡看花開花落花滿天。畫小人書上的人物和圖景。小學三年級老師讓他在黑板上畫蘿卜,讓同學們美術課上照著畫。喜歡制作小玩具,八歲自己做冰車,十二歲自己做文具盒,一直用到小學畢業(yè)。

  他是孝子。十二歲時父親患肝病,有人介紹偏方,用野貓熬湯喝治病。夜里他在野貓出沒的地方下套子,用九只野貓治好了父親的病。父親在恢復中。母親又病倒。十六歲的他正上初中二年級。不去學校停課鬧革命,他要挑起養(yǎng)家糊口的擔子。他發(fā)現(xiàn)木匠掙錢多,交生產(chǎn)隊一部分記工分,還能剩下買油鹽醬醋錢。

  他編挑筐換錢買木工工具。沒有師傅,照著窗戶做窗戶、照著板凳坐板凳。他認準,只要心誠沒有干不成的事情。生產(chǎn)隊的犁杖壞了。他主動去修理,車鋪板缺豁口,照著豁口補豁口。補的天衣無縫。生產(chǎn)隊長承認他,用成年勞動力的工分鼓勵他。

  建筑離不開美術。他體會最深的是,生產(chǎn)隊蓋平房找滾水,他用數(shù)學里學到的用角度求坡度的公式,用美術知識劃線繪圖,給大家找滾水照著用。平房滾水做的準確無誤,同行們向他投來羨慕的眼神。

  三年后,他隨同行去部隊施工,懂技術的部隊領導,按級別付工資,給他付五級工工資的報酬。并留下他做部隊臨時工。一干八年。是命運安排他要經(jīng)歷更多的鍛煉成就他的現(xiàn)在?轉(zhuǎn)正時,他只差兩個月的工齡沒有轉(zhuǎn)正。只好回家打家具,到錦州蓋廠房。

  一路走來,在張廣學的公司做木工。張廣學對他很賞識。給他不薄的工資報酬。為才用人。不虧待有技術的人。他愿意交張廣學這樣的朋友。朋友不信不交。能在朋友身邊靠技術吃飯,安心專研技術,這是他的渴求。張廣學給了他這個機會。

  2008年,張廣學動工建筑興城歷史文化博物館,把建筑上的所有木工和雕刻工程交給他。并帶他參觀全國各地的古代建筑,現(xiàn)代仿古建筑,開闊視野。他有過目不忘的特點。再參考有關書籍。憑著記憶和書籍,他把南北方建筑的特點揉在興城歷史文化博物館的建設中。用智慧和勤勞挑起這座建筑上面的木工和雕刻重擔。

  大哥,十年里,你看過哪些書,借我了解一下好嗎?

  他沒有轉(zhuǎn)身,背手從身后的工具箱里掐出,《中國古代建筑》和其它四本書,又掐出幾本雜志?!吨袊糯ㄖ访脮婺:?/span>

  我又問他,十年里有高薪聘你,你動搖過嗎?

  他點頭,有人聘過,又搖頭,眼角往下彎又挑起,用審視的眼神看著我,干事業(yè)要一心一意,跟準一個好人也要一心一意。見利忘義,對不起我的名字。張廣學干的是好事,是好人咱哥們不能在良心上對不起人家。就是憑著這顆誠實的心,他在這里做了大量的木工和大量的雕刻。整個建筑都布滿了他的智慧和心血。他說,張廣學給我搭建了我伸展技術的平臺,我感恩他。

  為認識趙家義在這座建筑上的雕刻特點及文化底蘊,我請教八十高齡的周連生先生,他是這里的文化顧問。是這座建筑的文字作者。周先生說,特點是集北方的出曠豪放,南方的細膩、秀美和婉約。

  我們觀看了木雕“八仙過?!?、“趙云飛馬救幼主”“關公騎戰(zhàn)馬”。一個穿衣架連在洗臉架上,上面刻著秀美的文字“相濡以沫”表達主人夫婦的細膩婉約的情感,從中看出趙家義豐富的想象力。

  觀賞“過泮橋如此登堂入室,賞碉樓任君平步青云”的對聯(lián),看仿徽式碉樓,用扇子吊頂,仿徽碉樓一貫到底。格局是北方的粗曠大氣,雕刻鑲嵌小巧玲瓏細膩,秀美。站在泮橋旁,使人感覺到上邊清風襲來,底下水波不興的靜謐,愜意,流連忘返。

  周連生先生評價趙家義,是這座建筑的頂梁柱,他把這座建筑當自己的事干,多快好省的省了很多料和時間。我想繼續(xù)詢問,見天色已晚,又怕老人家累著,就結束了采訪。

  計劃回家就寫“趙家義”,朋友刊物急用稿。怕耽擱有人采寫趙家義,我電話辭去不寫,并還回書籍。朋友的約稿完成的很順利。我對不寫趙家義良心不忍。若有人寫便罷,沒人寫也是我當誤了人家。愧疚中收拾桌面,看見《走進上海朱家角》拉下未還。馬上送去,順便再繼續(xù)采寫他,再把周先生說的省工省料的事采訪一下。

  六月二日早上六點。在他工作的案臺上,他用一張用過的圖紙背面,畫一個長方形,寫上長寬數(shù)字接著求索。減去那張圖紙,案臺上滿是鋸末,木屑。案臺南面兩米遠的地方,付斌使用電鋸裁著木板。電鋸聲鉆心的鬧,還有鋸末滿屋飛。他視這些為空氣。

  取角尺時他看見了我。先一怔,馬上撂下臉,似乎在問,你來干嘛?

  我舉起《走進上海朱家角》。他很淡然地說,還時,我就發(fā)現(xiàn)少這本。他嘴角慢慢上翹,確定我不是撒謊人。

  搬過凳子,擦掉上面的木屑讓我坐下。又去關掉電源,讓屋子靜下來。

  我說明繼續(xù)寫他,并問他怎樣為工程省工省料的。

  他領我到窗外邊,,那里堆著水泥制作的花板。他說以前用笨招在墻上抹水泥,再用工具在上面刻,一天只做二三朵。后來研究出用鐵片做模具,十分鐘就能脫出一朵。介紹這些時他臉上綻開笑容,滿臉的成就感。我要他陪我看看院里墻上的各種雕刻內(nèi)容。他欲行又止,示意張廣學在院里的帶人干活。老板在爭分奪秒干活。我咋好意思陪你溜逛?小聲說,前幾天陪你嘮嗑,老板允許給假了,咱可不能再嘮嗑白拿人家的工錢。

  我向張廣學給他請假,并說出了他的顧慮。張廣學笑了,好好介紹介紹,不介紹她咋寫。

  他介紹集賢樓門前左面的獅子,右面的大象,寓意是出師入相。介紹獅子馱花瓶,是一路平安。

  站在2.2米高的宮燈前,他說采取的是三殼六密的方法,這樣做的宮燈堅固耐用。宮燈上面的龍鳳呈祥,龍盤柱,荷花是他細致透雕的。彎曲伸長的棗木上,他巧用棗木結疤和紋絡,刻上,淚漣江河涌渤灣,

  嗟嘆嚎啕哽咽喉

  浩氣常存

  這是一幅立在先烈碑文墻邊上的對聯(lián)。

  采訪結束,我問趙家義,十年里你為興城歷史文化博物館做了大量的建筑和大量的雕刻工作??⒐ち耍阌惺裁聪敕??他說,就想這座建筑別白建,用的上。

  用不上呢?

  用不上我也不后悔,因為我盡力了。他的話,讓我想起一位作家說的話。生活和藝術都在發(fā)展,就我自己來說,無論是認識生活或者表現(xiàn)生活方面,都感到越來越無能,但我們從勞動人民身上學到了一種最寶貴的品質(zhì),那就是:不管有無收獲,或收獲大小,從不間斷地在土地上汗水夾背的辛勞;即使后來顆粒無收,也不后悔自己付出的勞動。趙家義做到了。他是農(nóng)民,是勞動者。

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