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時候,沒怎么看見母親有笑容,每天忙不完的活,壓得母親喘不過氣來,白天去生產(chǎn)隊干活掙工分,晚上回來還得做家務(wù),夜里點油燈為我們姐妹四人縫補衣襪、做鞋或洗衣服。年復(fù)一年,過著緊巴巴的日子,每天的飯菜就跟復(fù)制的一樣,頓頓玉米面大餅子、白菜湯,湯里一點油花都看不見。但我每頓都吃得肚子滾瓜溜圓,不然餓了的話,不到下一頓飯時間母親不讓吃,說浪費糧食。
有一年,每個生產(chǎn)隊都種了一片麥子,是為了過年時磨白面給社員們分,待生產(chǎn)隊收完麥子后,母親起早貪黑撿麥穗,因為這是個難得的機會,小麥產(chǎn)量太低,生產(chǎn)隊不是年年種。母親共撿了十一斤麥穗,想給我們改善一下伙食,但是沒有磨麥子的錢,母親沒好意思向鄰居家借錢,因為每家的日子過得都很窘迫,她熬了好幾個半宿,把麥穗放到笸籮里,用鞋底把麥粒搓下來,然后用石頭把麥粒砸碎,用籮篩篩一遍,篩出來的碎渣繼續(xù)砸。雖然砸出來的面又粗又黑,但是那次做的一鍋大饅頭,我吃了四個,覺得特別美味,像過年了一樣。
我十二歲那年,改革春風吹散了母親眉上的愁云,也溫暖了所有農(nóng)民的心。土地是農(nóng)民的命根子,終于有了自己的土地,村民們歡呼雀躍。我家分了兩塊地,共計十二畝,最讓人欣喜的是我家房后那片地,我們家分到六畝,而且正對著我家房后院墻。俗話說“丑妻近地家中寶”,可把母親樂壞了,非年非節(jié)的日子,破天荒包了頓白菜餡白面餃子,特意多放了一匙油,雖然沒有肉,但一家人吃得特別香。
母親是個細心的人,一開春就把玉米種子挑選完了,田地還沒化透,父親和母親就先順著地壟溝把前一年秋天落下的玉米葉子等亂柴禾摟干凈了,然后張羅著刨玉米茬子(玉米桿割完留在地面的部分),那活計又臟又累,但是為了能多收點柴禾,父親決定,房后這塊離家近的地不雇村里拖拉機翻,全家六口人齊動手,父親和母親使用鐵鎬刨茬子,我們姐妹四人因為還沒成年,力氣小,就用手拿兩個茬子互撞,撞掉上面的泥土,曬干后運回家留作燒炕和做飯用。父母累得直淌汗,我們姐妹的小臉兒臟得看不見原本模樣,塵土被汗水沖得一道一道的,母親笑我們說像花貓臉兒。
清明前后,田地化透了,父親便雇有馬有犁的李叔起壟,在沒包產(chǎn)到戶前李叔就是生產(chǎn)隊起壟、趟地的好手,地壟又直又勻,大家爭著雇他。我暗暗佩服父親的智慧,老早就和李叔打過招呼了,起壟也就排在了前頭。
谷雨種大田,4月20號左右正是種大田高潮時段。我家求了幾個鄰居換工,互相幫忙種玉米,我們分兩組干活不誤事,如果跟不上李叔的犁,犁開的地就風干了。只見李叔揚鞭催馬,鐵犁豁開松軟的泥土,散發(fā)著地氣,頓時,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和家人一個組,母親做最細致的活兒,撒玉米種,間隔約一尺二的距離撒三粒種,父親拎著化肥跟在后面,踩實有種子的地方后再撒肥,我和十四歲的姐姐兩個人用鋤頭或用腳培土。地都種完后,還有最后一道程序就是踩實種完的地壟。大家把兩條腿橫跨在壟上,一只腳踩一壟,一個腳印挨著一個腳印地向前走,每人一次能踩兩條壟。我和姐姐學(xué)著大人們的樣子,背著手踩著壟,我們個子矮,一次踩兩條壟很吃力,腿又酸又疼,像兩只小企鵝,左右搖擺著前行,不一會兒就被大人們甩遠了……
種完地兩天后,急性子的母親就每天到地里查看種子發(fā)芽情況,這壟扒開幾處看看,那壟扒開幾處研究研究。父親開玩笑說:“你是地鼠啊,專門挖洞,天氣還有點涼,苗出齊咋也得十天以后?!?/span>
七八天后,偶見小苗探出稚嫩的頭,像剛臨世的娃娃打量著這新奇的世界,半個月時,苗終于出齊了,順著壟一看,像一條條青龍臥在田里。母親又迫不及待了,剛見小草芽鉆出地面,就拿起鋤頭開始鏟頭遍地,也不等在外做瓦工活的父親回來幫他,鏟第二遍地的時候需要把多余的苗除掉,還是母親一個人干活,她也不用我們姐妹幫忙,因為怕傷到苗。
侍弄玉米地需要“三鏟三趟”,意思是春天種完地到秋天掛鋤期間,要用鐵犁趟地壟三次,作用是暄地,用鋤頭鏟地三次,作用是除草。母親卻鏟了四遍地,而且把鏟掉的雜草都用袋子背到路邊,因為草的生命力太頑強,下雨之后,很容易復(fù)活。母親說,今年多挨點累,來年侍弄地就輕松了,草籽少了,地就沒那么荒,也沒那么多草和苗爭著吸收化肥。
六月下旬,玉米苗長到拔節(jié)至大喇叭口期間,葉片6至11片時,正是追肥的好時機。父親把一袋袋尿素用獨輪車運到地頭后,揮起鎬頭順著地壟在每棵玉米苗根旁刨坑,母親撒肥,我和姐姐用腳踢土把化肥埋上,兩塊地我們足足干了一個星期,最后那天要完工時,趕上下小雨,我們沒帶雨具,母親卻堅持要把活干完再回家,活干完的時候雨也沒有停,想擦擦流向眼睛的雨水,渾身找不到一塊干的地方,鞋子里面連土帶水,濕滑濕滑的,鞋底粘的泥土像馬蜂蟄過的豬嘴唇子又厚又難看,走起路來鞋底直往腳面上翻,我和姐姐干脆光著腳拎著鞋回家了。
付出的辛苦終于有了回報,那一年秋,糧食大豐收,與生產(chǎn)隊最高產(chǎn)的年頭比,一畝地還多收獲一百多斤糧呢。父親和母親算了一下賬,除了交公糧和種地本錢,純利潤五百多元錢。
接下來幾年,還是風調(diào)雨順,連年大豐收,家里攢了點錢,我家買了一掛馬車,父親打算像李叔一樣除了自家種地外還能給別人家種地,賺點零花錢。馬車剛買回來那天,我們姐妹幾個嚷嚷著要坐馬車,父親就趕著馬車拉著我們在大道上兜風,好不逍遙自在。父親手一揚,甩了個清脆的鞭響:“長鞭哎那個一呀甩吔,叭叭地響哎!哎嗨一呀,趕起那個大車出了莊哎哎咳喲……沿著黨指的道路奔前方哎……”父親唱著,我們笑著。
1989年,外地來了二十來戶朝鮮族人,落戶到我們村,因為他們以前靠種水稻為生,村里把一片較洼的、適合種水稻的機動地分給了他們,那年起我們村才開始有了水稻,我這個每天吃玉米面餅子的人看著他們能吃上白米飯,心里真著急啊,就和我新“娶”進家門的丈夫商量,讓父親種水稻。父親是個敢想敢為的人,他也有這個想法,就同村里干部請示,要把我家房后玉米田其中兩畝改成水田,村干部說,國家把土地分給你們了,種啥自己說了算。父親又詢問朝鮮族朋友種水稻的事,得知只有我們一家種二畝地水田,而兩邊都是高作物的話對水稻生長和產(chǎn)量都有影響。父親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大家決定在那片地北頭都種水稻,朝鮮族朋友做技術(shù)指導(dǎo)。從那年秋天起,我家也吃上了白米飯。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后,深化農(nóng)村改革,從2006年開始取消農(nóng)業(yè)稅,也就是不用再交公糧了,這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給農(nóng)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再加上種地還有糧食補貼,大家種地勁頭更足了。隨著國家農(nóng)業(yè)科技不斷發(fā)展,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糧種推陳出新,糧食產(chǎn)量越來越高,耕種也早已轉(zhuǎn)為機械化,種地越來越輕松,農(nóng)民也越來越富裕了。
又過了幾年,國家為了讓農(nóng)民的土地產(chǎn)生更多利潤,鼓勵農(nóng)民根據(jù)市場需求種植蔬菜,并且?guī)椭N植和銷售。村里決定用我家房后那片十幾戶村民的土地做實驗田,種植辣椒,大家都同意了。即將進入秋季,一大片又細又長的紅辣椒,像一片火海,點燃了農(nóng)民的新希望。那一年,我家買了一輛四輪車。父親高興地說:“國家政策好,日子越過越起勁??!”
隨著社會發(fā)展,國家對農(nóng)民優(yōu)惠政策又加大了力度,扶持農(nóng)民扣蔬菜大棚,一畝地補助一千元錢。父親覺得,我家房后的土地適合扣大棚,就爭取到一個名額,我愛人專門學(xué)習(xí)了《蔬菜大棚種植技術(shù)》,六畝地扣了四個大棚,分別種植了西紅柿、豆角、黃瓜和芹菜。計劃好時間,掌握好棚內(nèi)溫度,施好水肥,蔬菜在春節(jié)前成熟上市。采摘蔬菜時,姐姐、姐夫和妹妹、妹夫就趕來幫忙,全家老少齊上陣也忙不過來,還得雇上幾個人。種植了幾年蔬菜后,我家蓋了四間大瓦房,屋子里裝修得富麗堂皇,家用電器一應(yīng)俱全。
四年前,我們村由于地理位置優(yōu)勢,政府號召建設(shè)采摘園。愛人興奮地說:“國家政策越來越好,怎么干能發(fā)家就怎么干,我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就種植當前咱這邊暢銷的牛奶草莓,只施糞肥,不上化肥,純綠色的水果,一定能賣個好價錢!”于是,幾萬株草莓秧就在我家大棚安了家。愛人雇了幾個長期工人,自己負責技術(shù)指導(dǎo),由于管理得好,草莓長勢喜人,果實成熟時,正是春節(jié)前半個月,剛進大棚就感覺一股誘人的奶香撲鼻而來,讓人垂涎欲滴。果鮮不愁無買客,來采摘的客人絡(luò)繹不絕,紅色的、白色的和綠色的果實像彩色燈籠,照亮采摘客的笑臉。兒子利用晚上休息時間進行網(wǎng)絡(luò)直播帶貨,由于商品好、講誠信,我家草莓銷往四面八方,受到買客一致好評。
幾年下來,我家賺得盆滿缽滿,還在城里買了樓房,是給兒子結(jié)婚準備的新房,為了出行方便又買了轎車。多年前去遠方城市打工的人也回村創(chuàng)業(yè)了。
母親自豪地說:“咱家這幾畝地可真是寶地,沒想到給咱帶來這么多利潤!”
父親接過話茬:“那也得咱小組的鄉(xiāng)親們同意??!再說了,要不是國家政策越來越好,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啊!我這輩子是挺知足,先苦后甜。”
“你爸說了,趁身體硬朗還想出去旅旅游?!蹦赣H接過話茬。
“老爸,你這個心愿很容易達成,來年咱全家就坐飛機去旅游,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如今新農(nóng)村建設(shè)正加快腳步,咱們村子富裕了,環(huán)境也好了,說不定過幾年咱村就成為旅游勝地了呢!”
父親朝我點點頭:“這話我信!”全家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