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作家網原網站入口
天佑三川
來源: | 作者:張日新  時間: 2019-12-02
  沒有季節(jié)的層次更替,也就沒有這個世界燦爛出來的一切。一個人,既然做了世間的孩子,那么這個人的命運也就交給了自然。說偉大也好,說卑微也罷,生命都沒有選擇,只有順從這個燦爛的世界。我們的春天,要比南方的春天美麗的,南方的春天,有四季溫存的事物做底墊,看不出春天演變生命的過程。北方呢,它讓人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燦爛的生命,在容納了一個冬天的孕育之后,就把思想的天空放遠。于是,所有的人,就從春天開始出發(fā)了。
  就在春天的美麗早上,見到了三川集團的董事長梁海江。站在眼前閱讀他的形象,語言副詞里的一個“很”字跳了出來,想找到一個最美的形容詞,來跟這個“很”字搭配在一起,表達一下這位企業(yè)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人。想到用“酷”字了,組成“很酷”上上下下看了一會,不合適。突然又想到當今人們時髦的一個詞“萌”了, “很萌”吧,可是仔細瞧瞧,這個在自己事業(yè)上打拼二十多年的梁海江,他能“萌”在哪里呢?他的頭頂都沒了頭發(fā),從前面看,他的頭發(fā)在前額,有模有樣,跟高挑的個,搭配得很和諧;要是在他的后背看呢,一下子就驚訝了,整個后腦勺一根頭發(fā)都沒有,陽光要是照上的話,它也會羞澀的呀!所以,我站在他的面前,讀來讀去,結論是:他既不酷也不萌!倒是非常的有氣質。我想,一個人要是有了氣質,那么也就用不著裝腔作勢了,一切都從這氣質上看出來,一切都從這氣質出發(fā)。還上哪里去找形容詞?。〔挥昧?,人生奮斗的歷程,就是用再多形容詞也不能表達。
  梁海江跟我們一樣,生命的過往,同樣有著酸甜苦辣,人生的奮斗,同樣坎坎坷坷??吹剿男蜗?,我就明白,他有了風雨的內涵。中年的臉膛,皺紋已經做出了文章。微笑的臉上呢,說話間會露出小酒窩,顯得他一直像個孩子那樣可愛天真。說可愛,是他成長的歲月里,留下了太多的感人故事;說天真,是他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上,一直執(zhí)著地走下去。
  梁海江1985年考上了遼寧省財政學校,這是他人生的最大轉折點,1987年8月1日,八一建軍節(jié)的日子,梁海江從遼寧省財政學校畢業(yè)上班了。單位是喀左縣醫(yī)藥公司。在當時看來,這樣單位是吃大本人最羨慕的地方。
  上了幾個月的班,梁海江發(fā)現公司很多現象不正常,不正常,他也沒有資格去指手畫腳,他只能默默地干自己的可有可無的那份工作。梁海江憑著在校園里人際交往的經驗,開始認識這里職工和領導,認識的過程中,他發(fā)現,人們的心思都不在工作上了,除了幾個老領導,天天去講勤奮工作,發(fā)展公司,多做貢獻之外,更多人有了自己的小九九。下海經商吵吵的很熱鬧。梁海江觀察打聽,但是,他不敢出頭,也不敢跟別人講。上班的辦公室,叫他收拾的干干凈凈,工作的那份任務,完成的很好。領導滿意,同志們高興,辦公室有這樣一個青年人,大家幸福多了,水不用打,爐子不用升,去食堂吃飯,有時候都叫梁海江排隊把飯端回來。梁海江雖然不能跟《組織部來了個新干事》里的主人公相比高下,但是,梁海江的人員基礎可是從這個時候打下了。
  不能碌碌無為了。終于有一天梁海江對自己說。小縣城有了動靜,有人辭掉工作下海了。梁海江也動了這個念頭,那一天,他從單位很晚才回家,母親做好的飯菜都涼了。梁海江去見了女朋友,他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女朋友的第一句話:你怎么做,我都支持你。就是這樣的話,梁海江下了決心,也決定停薪留職,下海經商,這一年是1988年,他上班還不到一年,年僅22歲。在世界財富領域的時空里,好像所有成功的商業(yè)巨頭都是從他這樣的年齡開始的,比爾蓋茨是這樣的,蘋果的老總也是這樣的,我們中國的馬云呢,也是這樣的。梁海江在公司領導面前一說,領導就傻了眼,怎么?剛剛把大本弄到手,就不要了?不要了!梁海江堅定地回答。
      要經商就得有自己的公司,1988年9月,梁海江成立了第一個公司,名字就叫《喀左縣環(huán)宇經營部》看上去,根本不像公司,就像一個小賣部??蛇@是梁海江起步的希望,創(chuàng)業(yè)的根基。人們知道,誰都想在商業(yè)上取得成功??墒?,創(chuàng)業(yè)時往往會犯這樣的錯誤,忽略了與創(chuàng)業(yè)相伴而來的市場推廣和銷售。梁海江思考:這個生意是否會有市場?怎樣打開市場?或者說怎樣把市場的目光吸引過來。銷售就像一只怪獸,需要修煉出獨門的密集,換句話說,就是怎樣讓自己的產品脫穎而出。梁海江去到處查閱相關資料,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去當地的書店,翻看小生意投資和市場推廣營銷類的書,去大的書店尋找創(chuàng)業(yè)需要的創(chuàng)意和建議。
      第一個公司的成立,手里只有兩萬元的資金。梁海江在一個叫五家子的地方承包了十四畝土地,建起了一個很大的園子,他帶領五個青年,開始了園子里的創(chuàng)業(yè)計劃。第一年他種上了十畝油菜,聽說油菜籽很值錢,就在幾個人的努力下,春天早早種上了。秋后,油菜籽收獲了,賣了錢,算是一筆勞動收入。另外的四畝地,種上了蔬菜,就是這蔬菜可是出了麻煩,幾個人早晨推車出來,到了小城的街上,一天的叫賣,也沒賣出去多少,蔬菜價錢低到5分錢一斤,再后來,根本沒人要了。到了晚上,幾個人車上的蔬菜,已經被太陽曬得蔫吧蔫吧的了,這又不能儲存,只好倒到小城的南大橋底下。最為傷感的是,梁海江看到一位老人在撿破爛,上前去,他跟老人說,把這剩下的蔬菜你推家去吧,車子明天給我放到園子那。這些菜,可以人吃,也可以喂家里雞鴨和小豬。老人不高興了,大聲喊梁海江:沒那工夫,我吃一頓,飽一頓了,不管家里的事,兒子都不要我了,我沒家。梁海江看到老人的可憐,蔬菜沒處理不說,幾天之后,他跟幾個伙伴商量,把那個老人帶到了園子里。
  一晃,第二年的春天又到了,這一年,有人說種西瓜很掙錢,那個老人很懂種西瓜的道道。于是,梁海江決定種上十畝西瓜,其余的地,種上了生地。到了西瓜上市的時候,又一個沒想到,到處都是賣西瓜的,有人還從遠處用大掛車往小城的街里拉,搞起了批發(fā)。批發(fā)是怎么回事?當時梁海江還不懂,自己只是一個心思地想賺錢,想發(fā)家。開始他上街里宣傳去,說自己五家子的園子里有非??煽谙闾鸬奈鞴希l要去買,買兩個,送一個。頭一天,來了一個人,那個人就是五家子村的,人家把西瓜抱回家,一吃覺得不怎么樣。第二天,周圍的人就聽說了。人是最怕傳言的,傳言不管是真是假,人們就有這種精神,一旦聽到就立馬傳開不說,還要添油加醋。望著十畝地的西瓜,梁海江流淚了,辛辛苦苦,起早貪黑,幾個人勞作了半年,西瓜竟然賣不出去。這問題到底差在哪啊?市場知識學習了,推銷的理論也都記住了,怎么就沒有結果呢?十畝地的西瓜最終賣出去了十四個,這算是一春一夏的豐收了。
  秋天來臨,梁海江等待生地的出土,這可是最后的希望了。生地豐收,從土里挖出來,黑乎乎,圓鼓鼓的生地就如可愛的小娃娃,看著滿心歡喜。趕緊找市場吧!梁海江跟幾個伙伴分頭行動,幾天下來,沒有找到收購生地的人,也沒有這樣的公司收購。當初種生地的時候,只是跟喀左縣醫(yī)藥公司有一個口頭協(xié)議。這生地出來了,人家喀左縣醫(yī)藥公司也撒花了。接著還哭吧!梁海江跑到大凌河的邊上真就哭了一個晚上??弈芙鉀Q世上的命運嗎?不能,命運要想改變,還得去干啊!
  這一次創(chuàng)業(yè),梁海江個人欠下了外債6萬元,幾個伙伴也都散去。
 二
  1992年的春天,醫(yī)藥公司的體制要變了。承包責任制提到了日程上來,梁海江在等,在等的同時,他和幾個伙伴去給公司的職工們操辦各種酒席,一來鍛煉他的廚藝,二來他接觸了更多的人。領導發(fā)現之后,說他腳飄,別在公司院里混了,叫他下去跑業(yè)務吧!幾個領導一拍即合。梁海江想學學廚藝的事情泡湯了。1995年梁海江接受了喀左區(qū)域的醫(yī)藥業(yè)務,當年銷售額達到97萬,回收資金87萬,給公司創(chuàng)下三十萬的純利潤。在這一年的銷售中,梁海江不斷總結銷售經驗,不斷學習市場營銷理論,清除自己腦袋里的那些過時的雜念??ψ髽I(yè)務做大了,領導動了心計,把這已經形成的市場,給了一個領導的直系親屬,叫梁海江去周邊的凌源去發(fā)展,這就到了1996年的暑期。凌源的市場發(fā)展很慢,在這個時候,外地的醫(yī)藥也都大量涌到這里來,一年眼看下來了,銷售沒有起色,領導不滿意,發(fā)火了。沒辦法,梁海江決定辭職,這一次是徹底跟大本告別了。要說先前,停薪留職對大本還有依戀的話,那么這一次,就是徹底的斷根了。梁海江不要大本了!消息馬上傳開,父母知道,雖然不敢表面上反對,但是,也在一邊偷偷地流了淚。有人形容,當時丟掉大本,就像溥儀丟了皇位一樣,可怕,可悲,可恥,可恨。
  梁海江這樣被人誤解著,人們不知道梁海江一直在尋找自己的路??ψ笮〕情_始變了,最讓人們羨慕的就是,喀左一高中的西側竟然出來了一個春陽大酒店。梁海江看著動心了。這讓當時人們看來,就是最好的掙錢辦法??墒橇汉=幌腴_酒店,他在酒店里發(fā)現了一個商機,他可以給酒店裝修。這就是梁海江。他的想法總是跟別人不同,他走了幾家酒店之后,先從自己住的樓房開始,自己代工,組建裝修隊,自己親自設計,用自己家的房子裝出一個樣式來,人們前來觀察,看了之后,人們贊嘆,人們認可。梁海江有了信心,開始給住上樓房的人家裝修,客戶都是靠各種關系聯系的,先是給城里的某些頭面人物裝修,他們滿意了,梁海江的裝修市場也就打開了一年下來,到了年終,裝修隊的員工們要開支了,梁海江開始結算收賬,二十多萬的裝修款,最終,梁海江只要上來幾萬塊。裝修員工,看到此景,掉淚了。梁海江也心急如焚,沒有辦法,要吧,人家是有權有勢的人;不要吧,員工差錢不說,自己裝修的原材料錢都得搭進去。這一經歷,梁海江明白,看來想走裝修這條路真是不容易。自己下了決心,當著業(yè)主的面,就把那些欠自己裝修款的條子撕了,然后,從業(yè)主面前,轉身離去。
  歷史對人這樣勸告,吃一塹,要長一智?。×汉=粤艘粔q,又長了一智。裝修隊解散了,又剩自己孤零零一個人了,往后退嗎?路沒了,只能往前拼了。梁海江想過幾天之后,自己決定,開個小飯店吧,從小飯店做起,不東跑西顛,不挨風雨日曬,自己有飯吃,還能掙錢。想好了,租房子,買廚具,雇廚師,做個飯店的牌子,要花幾十塊,就不做,自己把“三和居餐廳”寫在一個木板上,掛在飯店的門口上方。
  開業(yè)了,來的人很多,頭一天,自己從早上五點鐘,一直忙到半夜一點。這一天,來了二十桌,十一桌沒給錢,但是,心里也非常的高興。開飯店,就得這樣寬宏大量,就得這樣跟顧客搞好關系。就在飯店開得正火的時候,一天,飯店來了個“社會人”,梁海江看到他坐在飯店的椅子上,一直一言不發(fā),梁海江心里發(fā)毛了,但又沒辦法,飯店好多人在吃飯,說說笑笑很熱鬧。“社會人”把右大腿放到另把椅子上,眼睛四下地看著,就是不語。這時梁海江發(fā)現,十幾個溜子已經在飯店的大門口一字排開了,看這架勢,是要砸他的場子?。×汉=畔率种械乃说谋P子,立馬大聲呼喊:兄弟們,進店??!今天我好好請請大家,來,坐?。∈畮讉€人呼啦一下進來,一起圍坐在“社會人”的周圍。梁海江堆出滿臉的微笑,跟那個“社會人”說:兄弟,這樣稱呼可以嗎?你想吃什么,來,哥幾個點菜,今天好好喝酒,我請大家了。十幾個人酒足飯飽了,梁海江又給每個人拿了一盒桂花煙。
  這一場過去,飯店顧客,越來越多了。飯店一個廚師,一個他,在這樣的情況下熱火朝天的開著。飯店火了,有人就問梁海江,你怎么能有這么多顧客啊?梁海江答:看見我飯店的牌子了嗎?天地人,成為三和,天地人,要是能合在一起,就沒有做不了的事,我的飯店,就做到了這一點。
 三
  飯店關了之后,梁海江和幾個人成立了“三和保健中心”,保健中心說白了,就是在賣藥的基礎上,經營保健品。1999年的年底,喀左縣醫(yī)藥公司完全對外承包,梁海江一下子就承包了三個藥店,這時藥店的員工已經有40人。三個藥店,人員都上了崗,只有他,每天里里外外的跑。藥店各個門臉都存在著安全隱患,梁海江夜晚騎上自己車,要在自己的藥店門前來回巡視,盡管這樣,藥店還是被不懷好意的人,偷了,砸了。梁海江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成立三和堂夜間小城巡邏隊,十幾名員工,每四人一組,夜間巡邏,一干就是八年。
  2002年11月起,梁海江在自己精通業(yè)務的前提下,開始給員工講課,他以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學習體會,來指導藥店企業(yè)的發(fā)展。到了2003年,員工已經有了66人,這在我們北方人看來,是一個吉利的數字,六六大順??!梁海江的付出與擔當,謀劃與遠望,給這個企業(yè)增添了無限的活力。別人不看好的,他看好;別人反對的,他能拿出事實和理由。就在三和堂的藥業(yè)市場蒸蒸日上的日子里,非典從南方飄過來,全國上下都開始抵抗防御非典,有些藥物,就成了人們爭相購買的搶手貨,就說板藍根吧,一天之間縣城的各家藥店,藥價飛漲了不說,還有人大量做起了投機的買賣。梁海江召開員工大會,明確表態(tài),板藍根不漲價,原來怎么銷售,還要怎么銷售,另外,一定要對得起我們這里的百姓,他喊出一句響亮的口號:三和堂,就是小城人民的三和堂,有天有地,才有人。不負老天,不負大地??谔栆怀?,三和堂的員工們,積極響應。
  高考來臨,學生們安全進入考場需要溫度計,教育局的領導向梁海江求助,領導明確,高價購買溫度計。梁海江呢,痛快地表示,學生高考,溫度計無償贊助了!只要保證學生順利高考,需要三和堂做什么,我們就做什么。幾百支溫度計,員工第一時間送到了各個考場。感動無法言表,全縣的師生們,深深地把梁海江這一行動記在心里。一旦梁海江今后需要我們,我們??!也要義無反顧!
  一場非典的考驗,梁海江不只是一個經商只顧掙錢的人,他是有著大愛和無限恩德的人。十幾年的打拼,三和堂發(fā)展到28家連鎖店,在喀左大地每個鄉(xiāng)鎮(zhèn)都有三和堂,三和堂是為喀左人創(chuàng)造幸福的三和堂,是為喀左人就業(yè)安居生活的三和堂。
  梁海江講,不能用過多的時間去驗證別人的結論是否正確。學習是第一要務。不學習的員工,一定會給企業(yè)拖后腿。有了學習的精神,才有奮斗的理想,才有創(chuàng)造價值的機會。為此,三和堂從成立一開始,就向員工傳達做人的正能量。梁海江除了給員工培訓中醫(yī)知識,更主要的是讓員工認識做人的道理。他知道,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做人的理想,但無論怎樣,中華民族的做人底線是永存的,那就是“清能有容,仁能善斷,明不傷察,直不過矯。是謂蜜餞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一個人沒有修養(yǎng),沒有道德,沒有做人的誠實守信,這個人就不會把一個家庭管好,管不好一個家庭的人,就更談不上治理國家和平安天下了。
       梁海江給員工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去學習,去體驗,去認知。首先打造公司濃厚的傳統(tǒng)文化氛圍,公司總部和各企業(yè)網點在布局和裝潢上,都注重傳統(tǒng)文化的展示,將傳統(tǒng)經典名句制作成牌匾,懸掛于走廊及辦公室和經營場所,員工在工作之余及舉手投足之間都能受到感染熏陶。公司把國學教育作為對員工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將國學經典文章打印下發(fā),梁海江親自授課,通過講解、誦讀、演講、等形式來培養(yǎng)員工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同時,公司每年拿出10多萬元資金請名師講課、送員工到名校學習。除了培訓企業(yè)管理技能外,國學文化也是必修課。僅2011年以來,公司就請黑龍江省黨校講師、北京巨思特教育集團多位著名培訓大師來公司授課達7人次,選派優(yōu)秀員工到北京培訓50多人次。通過學習培訓引導,使全體員工的思想道德和行為觀念不斷發(fā)生變化,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備受外界贊譽的“三川企業(yè)文化”。
  2010年,公司職工有340多人。梁海江給喀左人做出了貢獻。他跟員工們講,生在喀左不是錯,不會創(chuàng)業(yè)才是錯。做喀左人,永遠創(chuàng)業(yè),不守業(yè),這是他們三川集團的精神,三川集團的靈魂。不久,三川集團很快成立了喀左天佑紫砂有限責任公司,喀左紫砂人才培訓學校,喀左紫砂藝術館,公司由單一的藥業(yè)公司,發(fā)展為多種企業(yè)的大集團。
  企業(yè)在春天走來,在夏天成長,在秋天收獲。喀左三川集團的興起,給喀左帶來了經濟上飛躍,人才上的培養(yǎng),更為喀左人們健康文明的生活帶來了希望。
  說到這里,不能不說他的感人故事了。2012年他步入紫砂行業(yè),那時他是個徹徹底底的門外漢,對紫砂什么都不懂。當初喀左有關領導找到他,就是看在他能把三和堂發(fā)展得蒸蒸日上的份上,他也能把喀左的紫砂事業(yè)做好。喀左要發(fā)展,喀左就得有自己的特色產業(yè),發(fā)展紫砂就是首選。領導找到梁海江,他呢,也明明知道自己做藥業(yè)可以,做紫砂沒底。可是,他考慮一周之后,答應了。他要扛起喀左紫砂這面大旗,讓喀左紫砂走出喀左,走向世界。
  雄心已定,事業(yè)開始。說做就做了,但是,這做起來可就困難重重了。天上從來不會主動掉餡餅,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也只是理想之中的理想。過去人們說,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然而,想是沒有線繩牽著的,想到哪,都沒人管你,但是,做起來呢,做起來,是要一點一點,一步一步往前??!實際行動和努力的付出很重要。梁海江行動了,一個夏日的中午,他獨自一人,帶上一瓶水,拿著一把小鎬頭,背上一個皮兜子,就這樣進了山,他找自己認定的一種紫砂去。小說家,會把他這樣的行動看做探險,詩人們會把他這樣的行動看做瀟灑,而實業(yè)家呢,則是看做這是一種尋找。天氣很熱,汗流浹背,梁海江拿著那把鎬頭在山上的巖石下,低頭一鎬一鎬地刨著。一個中午,他尋遍了整個大山,他裝了滿滿一兜子樣本,就在他要返回的時候,天氣變了,西南的天空陰云上來。他知道不好,快速下山。天有不測風云,好像就是沖著他來的,十幾分鐘的功夫,陰云就到了他的頭頂,一個響雷之后,大雨就嘩嘩地傾瀉下來。往樹下躲嗎?天上正雷聲隆隆,不能去樹下,就是去了,也背不了雨?。∷驹谏钌綔侠?,就在他四處看著,想找個地,走開時,山上下來了大水,那水聲的嚎叫,他顧不及看腳下,轉身往山坡上爬去,那一兜紫砂樣品,他不要了,轉眼就被大水沖了下去。
  梁海江在山里啊!一個員工跟他的妻子說。他的妻子,不顧一切沖出公司的大門,人們怕了,人們都以為出了大事了。這么大雨,在山上可是危險之中的危險??!一場大雨,澆得梁海江成了落湯雞,幸好他一直用上衣蓋著腦袋,腦袋沒傷。雨過之后,他還想去尋找那一兜紫砂樣品。滿身濕透,兩腳黃泥,褲腿撕開,小褂白色成了灰色,緊緊地貼在身上。員工上來找他了,他呢,看到員工那樣焦急恐慌的樣子,站在一塊石頭上,幽默地喊了一句:兄弟們,看看今天的風雨形象,是不是很酷!員工掉淚了,有這樣一位企業(yè)領頭人,就是再大的困難,也不怕了。員工呼啦一下子上來,抬起梁海江往山下走。大家喊著:梁總,天佑三川??!
  梁海江就這樣在幾年的時間里,跑遍了喀左的各個山頭,也找到了紫砂的真正礦源。喀左紫砂的品牌在中國的市場上站立。你有恒心,你有毅力,在去自己實干,事業(yè)就成功了。梁海江在給員工們開會學習時,溫和地講。三川企業(yè)壯大了,隊伍的結構也有了新的發(fā)展。當政府把一個個新的項目交到他的手里時,梁海江都是信心百倍做起來。只要是為喀左人民造福,他就不講任何條件,擔當,創(chuàng)業(yè),是三川永遠的發(fā)展方向。
  就在2014年和2015年的兩年時間里三川集團,又建起了喀左紫砂陶藝館,喀左最大一家物流公司。天南地北的紫砂人才到這里聚集,到這里交流,到這里講學,紫砂在喀左大地興起。梁海江是不等不靠的人,是自我完善的人,是有遠大目標的人,還是有大愛慈悲給群體以溫馨的人。天酬勤四季有為人不老,地潤物歲月人生增光輝??ψ笞詮挠辛巳瘓F,喀左人就有了福祉,很多人有了就業(yè)崗位。這里在沒有任何工業(yè)企業(yè),沒有任何外來流動人口的背景下,三川撐起了喀左一片天。
  如今,三川集團已經在遼寧沈陽掛牌開設了紫砂分公司。見到的梁海江,就找到了一個企業(yè)發(fā)展的脈絡,發(fā)展的方向。三川集團事業(yè)的輝煌告訴人們:要創(chuàng)造,要發(fā)展,就像梁海江這樣吧!所有的理想會在春天起航,所有的奮斗會在企業(yè)芬芳綻放!

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