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作家網(wǎng)原網(wǎng)站入口
禮辛三烈士:銘刻在隴右大地的紅色記憶
來源: | 作者:王 琪  時間: 2019-12-02
  一段蒼涼豪邁的蕭音,牽引出一段被歲月淡淡塵封的歷史。在這個英雄成為道具、而演員成了名流的時代,仰望歷史的天空,那些舍生取義的勇士、拋灑熱血的先烈,依然閃爍著璀璨奪目的光輝,那些金戈鐵馬、烽火硝煙的傳奇歲月,還在經(jīng)典的歌聲里流淌傳遞,那些炮火連天、彈痕遍地的血色浪漫,還在莊重的歷史中起起伏伏。
  低徊的音樂,隨著裊裊升騰的茶香,彌漫在室內(nèi),一縷婉轉(zhuǎn)乳白的水霧,將我的思緒又帶回到那個“長夜難明赤縣天”“灑向人間都是怨”的黑暗年月。手邊這本小書,已翻看了多日,湖藍色沉靜自若的封面上,題寫著一行莊嚴肅穆的書名:《隴右地下斗爭》。這本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版的革命回憶錄,沒有華麗的封面,也沒有奢侈的裝飾,只有平實而疼痛的文字。當我再一次翻到第四章第三節(jié)時,我的眼眶又一次涌滿潮汐,我被故鄉(xiāng)那些平凡而普通的地下黨員深深地感動了。那一節(jié)的標題是:《安遠反霸斗爭的成功與失敗》。
  耳邊是蒼涼的蕭音,眼前是黑色的文字。當我的思緒漸漸沉入書中時,那些會呼吸、會疼痛的文字,似乎化作滿天的星斗,向我眨動著深情的眼睛,那些純樸善良、意志如鐵的革命英烈,血肉豐滿的向我走來。
  1948年1月,中共隴右工委決定通過武裝斗爭,摧毀國民黨安遠鎮(zhèn)公所,鏟除惡霸地主張慕如,史稱“安遠反霸”。1月7日,工委負責人高健君、毛德功等帶領(lǐng)48名游擊隊員,從隴西首陽鎮(zhèn)出發(fā),秘密來到陳莊地下黨支部書記陳世昌家中。陳世昌家為游擊隊員安排食宿,并組織黨員站崗放哨。1月9日中午12時左右,戰(zhàn)斗正式打響。游擊隊首先攻打駐該鎮(zhèn)的自衛(wèi)隊,搗毀偽安遠鎮(zhèn)公所,接著襲擊該鎮(zhèn)大惡霸張慕如的武裝家丁,擊斃自衛(wèi)隊員一名,繳獲一批槍支彈藥和電話機、大煙、銀元等。下午5時許,游擊隊員全部撤離至陳世昌家中,安全轉(zhuǎn)移。“安遠反霸”事件發(fā)生后,天水專員兼隴南警備司令高增級調(diào)集并親自指揮甘谷、武山、通渭、天水、秦安、隴西等縣的自衛(wèi)隊及天水騎兵學校的一個騎兵中隊共500多人,在甘谷的安遠、大石、禮辛、通渭的榜羅一帶“清鄉(xiāng)”“剿匪”近一個月。由于叛徒郭志忠告密,陳世昌、陳益清、陳保豆等三人先后被捕,于1948 年 1 月 31 日,被敵人殘忍地殺害于石莊溝。在掩埋革命忠骨時,當?shù)厝罕姲l(fā)現(xiàn),烈士的遺體慘不忍睹,全身皮肉都被烙鐵燒焦,刺刀劃開的傷口里,灌滿熱油,但他們?yōu)榱顺绺叩睦硐攵鴮幩啦磺?,為了人民的幸福而甘愿拋灑熱血,他們凜然的浩氣,革命的激情,磊落的胸懷令人刻骨銘心,肅然起敬。他們的生命固然平凡,但他們的精神無比崇高,他們是簇擁時代的英雄,彪炳史冊的忠魂。在漫長的中國革命歷史中,千千萬萬像陳保世昌這樣的黨的忠誠衛(wèi)士,用他們高貴的生命,為共和國的誕生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感人肺腑、蕩氣回腸的血色浪漫,他們永遠端座在我們頭頂,注視著我們的言行,護佑著我們的幸福。
  “安遠反霸”發(fā)生在新中國即將誕生的1948年1月,這是繼1943年“甘南民變”以來,中共隴右地下黨歷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對隴右地區(qū)震動很大,影響很深,反映了甘谷兒女在甘肅地下黨領(lǐng)導下,同反動派英勇斗爭的光輝歷史,是永遠銘刻于隴右大地的一種紅色記憶!1983年10月25日,民政部追認陳世昌、陳益清、陳保豆為革命烈士。1984年8月,為緬懷革命先烈,激勵后人,陳莊群眾在石莊溝修建“紅軍橋”一座。1997年6月,又在禮辛小學修建“三烈士紀念碑”一座。
  曾經(jīng)的烽火邊城、綿延戰(zhàn)火暗淡了日月星辰,曾經(jīng)的金戈鐵馬、刀光劍影,震撼了山川河岳。我們無法經(jīng)歷曾經(jīng)的煙塵時代,無法觸摸遠去的先烈背影,更無法徹底地走進那戎馬倚倥傯的戰(zhàn)爭年代,然而,烈士永生的靈魂,崇高的精神,莊嚴的氣度,卻可以千秋萬載的在歲月的長河里流淌,在歷史的天空中閃爍。
  陽光暖暖地穿過窗欞,透過肌膚,直抵心胸,讓人有一種生命的真實與美好,時代的幸福與滿足。音樂不知什么時候變得慷慨激越了起來,我的思緒也被拉回到眼前祥和而美好的現(xiàn)實中。我又一次想到了安遠、大石、禮辛,想到了想到了清溪河畔英勇就義的三位烈士。如今行走在這片被烈士鮮血浸染過的土地之上,讓人有一種滄海桑田、天翻地覆的感慨,這片曾經(jīng)荒涼貧脊,干渴貧窮的土地,如今已“換了人間”。清溪河兩山的層層梯田,記錄著歷史的風云歲月,書寫著今時的盛世風流,家家戶戶流淌的自來水,噴濺著百年夢圓的激動淚花,傾瀉著黨恩無限的殷殷深情。禮辛的蔬菜基地,大石的蘋果基地,讓烈士的后人們殷實富足,生活滋潤,而禮辛古鎮(zhèn)的舊城改造,更讓這顆古絲綢之路上的商旅重鎮(zhèn),大放異彩,再顯輝煌。那些年年歲歲盛開在清溪河畔的殷紅楓葉,是烈士不死的忠魂么,他們看到如今大好的河山,盛世的天空,一定會有一種容忍過錯,寬釋未來的安詳。
  歷史的輕煙悄然散去,江山已改,世事不復(fù)當年。仰望歷史的天空,那些靈魂永生的時代英雄,那些精神不朽的風流人物,永遠閃爍著璀璨奪目的光彩,永遠激勵著千秋萬代的子子孫孫們,為祖國的繁榮,為民族的昌盛而奮斗不息。
  
 

上一篇:奉獻啟后 忠誠傳家

下一篇:爐中活

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