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寫一篇小說,題目為《從前有座山》。爬過山的人都知道,當(dāng)你咬牙切齒汗流浹背攀越時,根本無暇顧及周遭的風(fēng)景。當(dāng)然我指的是那種險峰峻嶺。爬山人爹呀媽呀嘿兒呼啊總算到達山頂,經(jīng)過片刻的清風(fēng)微扶情緒過度,忽然就感嘆了,這么高的山居然能爬上來,原來自己這么有耐力,這么了不起。再探頭往下瞧瞧,那沿途的風(fēng)景也頗為壯觀秀麗。于是對著自己豎起大拇指,你——絕對好樣的!來抱抱!啰里啰嗦的,是不是跑題了?哦,也沒跑太遠,下面這就回來了。
朋友的小孩正值高考,她半夜里向我傾訴,不行了,快瘋掉了,馬上就瘋掉了。我笑,瘋不掉的!你看我不是還好好的!誰能和你比,你那鋼鐵戰(zhàn)士!這個,你不知道好鐵都是打出來的嗎!那個時候啊!我又驕傲又感慨地說,那個時候……
那時候我每日里披頭撒發(fā)磨刀霍霍,就如一個行將奔赴前線的戰(zhàn)士,兒子在那刀光劍戟的拼高考,當(dāng)媽的怎么可以在一旁看風(fēng)景,不能給他解難題,也不能幫他背單詞,我能做的也就是牢牢抱住那口黑鍋。和那些大爺大媽一樣挎著菜籃子去采購雞鴨魚肉新鮮果蔬,在網(wǎng)上搜索高三營養(yǎng)食譜,用電子秤把握食材和調(diào)料的重量,生怕有一點誤差就破壞了美食的作用。那一日三餐可是孩子伏案苦讀的全部保障。
中午跑到學(xué)校送飯,校門口比廟會都熱鬧,家長們拎著各色保溫飯盒已經(jīng)恭候在那里,孩子沒出來之前,還可以進行一下簡短的交流,今天做的啥?燉排骨炒冬瓜。你呢?小雞燉蘑菇。比較善言辭的人開始滔滔不絕了。先把肉用調(diào)料拌一下,那些在飯店里買了快餐的就有些不好意思了,看看人家,自己也不好再懈怠,孩子一輩子能上幾次這樣的戰(zhàn)場,老師也再三叮囑,營養(yǎng),營養(yǎng)一定要跟得上,要讓孩子們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和愉快的心情。
嘩啦,孩子們出來了,家長們奔過去,在車?yán)锴那挠^察兒子的表情,如果是狼吞虎咽就一面告訴他,慢點兒,一面還在心里有了小小得意,此次烹飪大獲成功,如果看見他眉頭那里鄒鄒,便開始反思,咸了?淡了?軟了?硬了?看見一個男孩奮力把車門一摔,豬食,簡直是豬食,那個當(dāng)媽的都要急出眼淚了。我走過去。她說,也不是孩子刁難,都是上午的模擬考試,哎,這個階段的孩子情緒容易激動,因為過度的疲勞和壓力使得他們有機會就要釋放一下。愿意釋放還是好的,就怕壓在心里,家長們誠惶誠恐。
兒子說要吃紅燜羊肉,當(dāng)然要滿足他,一早就去菜市場買了塊新鮮羊肉。再加上我那精湛手藝,想象著晚上兒子吃的滿嘴流油,都有點激動。晚上把烹飪好的飯菜擺桌子上出去辦事,回來見滿滿一鍋肉所剩無幾,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錘煉,我都快成半個廚子了,我也來一塊兒,天啊,酸不溜丟的。都是中間接了個電話,把老陳醋當(dāng)醬油紅燜變成醋溜了,不還意思??!兒子笑笑,還沒吃過這種味道的羊肉,嘗個新鮮!女兒告訴我,老爸帶領(lǐng)他們比賽,看誰吃的多!不能說感動,應(yīng)該是溫暖吧。全身都暖洋洋的。我覺得一個家庭最重要的就是相互關(guān)懷。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和支撐,面對困難手拉著手,這也不乏是家風(fēng)的一種表達方式。
樓上傳來女兒的琴聲,那時候她每天都要為疲憊的哥哥彈一首輕松的曲子,后來兒子告訴我,每天聽妹妹彈琴是他最大的放松。為這還送了妹妹一個娃娃。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呵呵,與文章的開頭剛好呼應(yīng)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