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想起來,那天沒有太陽,沈陽城的天空素凈得像一件月白大衫,不經初夏橘黃陽光的染色,看上去清爽而平展。我坐在大巴車的窗口,看街邊蔥蘢的樹木不間斷游走。竟發(fā)現(xiàn),這里的柳枝兒正翠,桃花兒正紅,槐花兒正白,春味兒正濃,春天的故事正在發(fā)生。感嘆,我們河南豫東平原的春天已去,小麥正努力在夏陽里吱吱灌漿,我卻轉身在東北重見春花。欣喜一夜的路途,竟又追上了春天,心底生發(fā)出莫名的感動。
車在沈陽市鐵西區(qū)衛(wèi)工北街路口停下,隔著車門,一眼望見一座敦厚龐大的金屬建筑物,外形像一頂深灰色博士帽。上寫:中國工業(yè)博物館。我下車,有雨滴砸下來,地面一點點黑濕,一片桃花嬌紅的花瓣,在我腳下零丁地走,我追上它,卻不經意踩上了幾塊深紅色鐵板,雨點叮咚,鐵板的黃色字跡濕潤。我退回原路躬身細看,見第一塊鐵板上寫著題記:
由此向前延伸的七塊鑄鐵板,來自沈陽金屬加工廠,曾在運送工作的通道上守望了半個世紀,上面鏨刻了中國工業(yè)發(fā)展史上的七件大事,是人類文明的閃光足跡。讓它帶我走進中國工業(yè)博物館。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八日。
沿著這紅色鐵板的指向,我邁進展廳,視野頓時開闊明亮,好似回到童年時灑滿月光的打麥場。眼前一幅巨型銅質浮雕,給人帶來一場視角盛宴。浮雕畫面上,那飛濺如瀑的鐵水,高聳如云的塔罐,縱橫交錯的管線,隆隆前行的火車,咔咔轉動的齒輪,活力四射的工人……這所有景象均由中國第一包飛流直下的鋼水流淌演變而成,展現(xiàn)了中國工業(yè)恢弘磅礴的氣勢。講解員說,面前這長22米、寬11.5米、重50噸的銅雕,有一個更宏偉氣魄的主體名稱:鐵流凝變。我的耳邊瞬間奏響一曲高亢的旋律:“咱們工人有力量,嗨!咱們工人有力量……”
踏著心底鏗鏘的節(jié)奏,我隨人群走進展廳。展墻上巨大齒輪圖案,標志著中國開始行走在工業(yè)化道路。在鑄造館展廳,我看見了一輛長相憨厚的大家伙,方頭大輪,平板后拖,讓我不由聯(lián)想起,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村購買的第一輛拖拉機。
記得那個會走的鐵家伙,突突突開進村子時,村人正忙著做午飯,噴香的炊煙無處不在。首先是在村頭玩泥巴的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這怪物,隨后蹲在橋頭等吃飯的漢子們也看見了,很快鍋臺前的女人們也被驚動了。一時間,大人孩子、雞鴨貓狗,浩浩蕩蕩尾隨這個頭頂冒黑煙的鐵家伙跑,一股腦兒跑到村部,被持槍的民兵擋在了大門口。我在人縫中瞅見了拖拉機那紅亮的方腦袋,興奮得小臉兒滾燙發(fā)脹。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會喝燃料的大機器,第一次聽說“機械化”這個讓人展望的新名詞。
那一天,因這輛神奇的拖拉機,讓我們村子陡然間火了起來,同時火起來的,還有一戶人家的灶房。沒等跟風的女主人回來,鍋灶里的火苗就迫不及待地竄出來,燒干了大鐵鍋里的飯菜,燃著了灶前的干柴,順便把灶房屋頂?shù)柠湶菀踩急M了。但并沒有因此減弱這家女人對拖拉機的崇拜,她第二天就笑嘻嘻地跑進田野,看拖拉機犁地了。那天,村人把那塊麥茬地圍成四方的人墻,那不吃草不喝水的大鐵牛在田里可勁地瘋跑,有濕黏的新土,在后邊波浪似地翻卷。只一袋煙的工夫,一塊大田被它翻了個遍。這可真是讓祖祖輩輩扶犁耕田的農人受了益,開了眼。
我撫摸著博物館展廳這輛鐵家伙,聽見講解員正在講:這是1933年,我國生產的第一部“民生”牌汽車。細算,比我們村的第一臺拖拉機,年長40多歲。
與迎面同一枚巨型國徽相對,心中的崇敬和震動不言而喻。這是一件鎮(zhèn)館之寶,直徑兩米,我站在旁邊顯得低矮而微小。講解員說,這和北京天安門城樓上懸掛的國徽大小一樣。是才女林徽因設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樣,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谷穗和齒輪。麥稻穗、五星、天安門、齒輪為金色,圓環(huán)內的底子及垂綬為紅色,金、紅兩種顏色在中國是象征吉祥喜慶的傳統(tǒng)色彩。天安門象征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不屈的民族精神;齒輪和麥稻穗象征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五顆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站起來了。
據(jù)記載,沈陽第一機床廠制作了新中國第一枚金屬國徽,1950年6月,有關部門把制作金屬國徽的光榮任務,交給沈陽第一機器廠,也就是沈陽第一機床廠前身。工人師傅們心中涌動著一股強烈的自豪感,他們摸索、實驗、創(chuàng)新,確定用鋁鑄造,用從大連和內蒙古運來的砂子和砂型,來保證國徽上的花紋飽滿清晰。為了克服鑄件縮型的難題,他們用水加速鋁件冷卻。
當年機床廠鑄造車間老工人朱鳳儀回憶說,那時,鑄造車間徹夜燈火閃爍,人聲鼎沸,很多工人吃住在車間,終于在1950年9月20日前完成了鑄造國徽的任務,共鑄造不同規(guī)格的國徽70枚。懸掛在國家政府部門和重要機關。其中,最大的一枚國徽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
想起去年春天,在北京參加筆會期間,我又一次來到天安門廣場,那枚莊嚴神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歷經60余年風雨滄桑,依然光彩奪目,熠熠生輝。
在一股淡淡機油的氣味里,我看見一座頗有氣勢的彎管機,走近看,這是一臺沈陽鍋爐廠1974年生產的彎管機。機床的前后兩面,各有三個凸出的大字:一面是“抓革命”,一面是“促生產”,盡管涂抹在字面上的紅漆已經斑駁,但仍褪不去那個時代的特殊印記。
在展廳的一角,眼睛被幾件熟悉的舊物牽引,我在明凈的玻璃柜前與它們深情對視,彼此映照出各自的前生后世。我舉起多功能手機,小心地拍下:一架鳳凰牌縫紉機,一個木匣子收音機,一臺手搖式電話機,一個搪瓷大茶缸……
看著手機里這些老物件的照片,我不由想到,而今信息技術的滲入,網絡技術的應用,手機、電腦的普及,大幅度提升了各個領域的生產效率,并把我們生活的現(xiàn)實世界連成一體,世界距離日漸縮小,地球月球有待成村。
走出工業(yè)博物館大門,天空細雨仍飄,廣場積水清淺,我從深紅色鑄鐵板上急促地走過,又轉身返回。我把腰彎成九十度的模樣,雨水使鐵板上的字跡越發(fā)清朗,我依次誦讀,鐵板上面中國工業(yè)發(fā)展的七件大事:
1865年,創(chuàng)辦中國最大近代企業(yè)——江南制造。
1905年,鐵西出現(xiàn)第一家使用現(xiàn)代化機器的企業(yè)——鐵路修理所。
1933年,我國試制第一輛“民生”牌國產汽車。
1949年,沈陽重型機械廠煉出共和國第一爐鋼水。
1961年,中國第一臺1.2萬噸水壓機研制成功。
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升空。
2007年,鐵西成為老工業(yè)基地調整改造暨裝備制造業(yè)發(fā)展示范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