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對象的人,永遠是作家寫作的方向的主體,即使散文創(chuàng)作也不例外。多少年習慣性的寫作,使人們習慣了一種惰性的思維,以為散文總是與優(yōu)美的景物有關(guān),散文的書寫對象就是它們,于是乎把美麗的景物在作品里無限放大,而把生動活潑的人逐漸縮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真正的寫作實踐告訴我們,任何景物都不應(yīng)當挪走作家的視線,人才是第一位的寫作目標。
情思寓于山水之間。如果把一篇游記僅僅寫成游記,就像一幅畫里除了景物還是景物,會多少使人感到單調(diào)和乏味。但是劉文艷的發(fā)表在2015年8月28日《沈陽日報》的散文《大美無色》卻將著力點放在了景物之中的人身上,恰似在畫面深處加入了人的形象,使整幅畫面頓時生出一派盎然生氣。作者首先情融于景,在諸多景物中獨獨挑中了抱兒峰,因為這座酷似母與子間親昵的山峰感動了作者,使她聯(lián)想到一生愛護和保護自己的親生母親,為她眼中的物象打上了個體情感的烙印。其次,作品重點寫人。作者在雁蕩山旅游區(qū)意外遇到了一位長期在外寫生的畫家朋友王元石。更為巧合的是畫家王元石寫生的對象就是在前面引起作者感觸的抱兒峰。圍繞這位畫家的背景所作的情況介紹在文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作者交代這位畫家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追求,他不為當下書畫市場的誘惑所動,堅持常年在外寫生,寥寥幾筆就描畫出一個癡迷于藝術(shù)的赤子形象。再次,文章主題凸顯的是母愛。這是兩股母愛的感受力量的交匯,一股是畫家王元石體驗到的母愛,他一早就接到母親生日祝福的電話,感動地說,母親一定天不亮就醒了,一直等著給他打電話,打了電話又怕影響兒子睡覺,又把電話撂了。作者通過當事人對母親這番曲折的心跡的解讀,道出可憐天下父母的心腸。同樣,作為另一股感受的力量,作者從畫家黑白點染的繪畫中獲得了啟示,那就是母愛的色彩是豐富的,任何色彩都無法窮盡其美,兩位當事者都把對抱兒峰這幅畫的感受定位在“大美無色”上。對這種質(zhì)樸顏色的選擇,集合了天下兒女對母愛的無盡感受。抱兒峰如此,同樣,群峰林立的遼東大山在王秀杰眼里,卻成為抗聯(lián)英雄的紀念碑。王秀杰的寫作視角習慣在山水之間逡巡,即使是歷史題材,她的筆下也帶著山水的痕跡。作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征文之一,她的《楊靖宇在遼東》截取楊靖宇在指揮東北抗聯(lián)斗爭中有四年半的時間是在遼東度過的這一史實,展示了這位抗日英雄與遼寧這塊土地的深厚淵源。文章忠于史實,每一段記錄體現(xiàn)了客觀、準確、真實的原貌,都經(jīng)得起時間、地點和事件上的考證。作品內(nèi)容飽滿,文章從頭至尾全部由敘述文字組成,文幾乎看不到任何抒情、議論和比喻,猶如山石刀削斧鑿,呈現(xiàn)出一種男性的硬朗的風格,與作品描敘的人物在內(nèi)在氣質(zhì)上相吻合。行文質(zhì)樸流暢,在語言上沒有渲染和夸張,使作品整體保持了一致的冷峻基調(diào)。
對生靈的體恤與憐憫。沙爽的散文充滿了靈性,與高海濤散文對讀書和生活的理性解讀不同,對于相似的內(nèi)容,她的文字偏重于感性,擅長描述。她發(fā)表在2015年8期《散文》的一組散文總題是《麻雀在南,黃貓在北》,里面包含共5篇作品?!妒筝叀穬?nèi)容相對比較厚實而完整,前面是對老鼠有關(guān)的瑣碎鋪墊,后面重點寫小姑從捕鼠膠下解救被困老鼠的過程,以及她和婚紗店里的老鼠和平相處的故事。按照平常的理解,店里的老鼠肯定會啃噬物品,但是這里的老鼠除了吃人剩下的果核外,沒有任何破壞行為,連放在桌上的糖果也安然無恙。作品運用對比的寫法,描寫了隔壁婚紗店的奇怪遭遇,隔壁店主在店里放置了捕鼠膠,結(jié)果老鼠俱被粘住,但同時她店里養(yǎng)的花也一同干枯了。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嗎?作者未加置評,但文章卻將生靈的同在放在一個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背景上,體現(xiàn)出對無助弱小的生靈的體恤和憐憫?!堵槿冈谀希S貓在北》寫的是在作者視域中麻雀與貓之間的和平共處,正像作品的標題所凸顯的意義一樣,麻雀和黃貓各安一方,互不侵犯,掠奪者和獵物之間的這種安詳?shù)膱D景不正是當下我們?nèi)祟惛偁幧鐣狈Φ膯??《像黃瓜一樣》是一篇看似彼此內(nèi)容毫不相關(guān)的小品,文章由丈夫掰斷的黃瓜所引起,這個掰斷的黃瓜的意象幾乎構(gòu)成了作品的外在結(jié)構(gòu)。在第一個段落里作者事先為這根家里種植的黃瓜打了一個腹稿,想在微信上發(fā)出去,可是沒想到黃瓜被丈夫摘掉了,這個腹稿只好胎死腹中。第二個段落寫和朋友之間相處有些話說到一半就沒了下文。第三個段落論說書畫和文章的分寸,心思用得不夠,就會帶來匠氣;功夫用得太過也會出現(xiàn)匠氣,好的書畫或文章大概在兩可之間吧。第四個段落敘述的是作者對唐寅《祭妹文》的感受,唐寅的這篇文章寫一段就硬生生折斷一下,給人感覺很是奇怪,作者聯(lián)想到唐寅悲慘的家事,不由地發(fā)出人在悲憤的時刻大概就是這種情形的感嘆?!锻础芬彩且黄暾纳⑽?,它照例由幾個片斷組成,先是家里的棗樹旁逸斜出,父親用粗繩把它們矯正過來,但草繩卻長到棗樹的肉里,讓人看著心疼。接著寫脖頸被繩子栓住的小黑狗,在主人的遺忘中長大,脖頸上皮肉血肉綻開的景象。再接下來分別寫被困在鐵架上的鸚鵡和被捉住的羊羔,寧可喪失生命也要逃離枷鎖和束縛的慘烈。作者將她的觀察逐漸引向人的悲哀處境?!?》是一篇靈秀的文字,它從大于或小于7的PH值,體現(xiàn)出不同酸性或堿性,聯(lián)想到蘆與荻、菠蘿與鳳梨、貓與狗之間分寸的差別。這5篇作品一致表達了作者細膩的體驗、敏銳的發(fā)現(xiàn)和善良的情感。
讀書與生活的交匯感悟。高海濤的散文幾乎都是讀書與生活的交互輝映,從讀書中獲取靈感,然后跳到往事和現(xiàn)實里去尋找佐證。他新近發(fā)表在《海燕》第7期上的散文《畢曉普和她的“太陽獅”》延續(xù)了他的這一散文優(yōu)勢。畢曉普是美國著名詩人,也是作者一直格外喜歡的詩人,在高海濤散文中,畢曉普是一個出現(xiàn)頻率最多的名字,顯然她的很多詩句,喚起了高海濤情感上的鄉(xiāng)愁。這篇作品是由看“太陽”的角度引起的,幾乎就是由看太陽的各種角度引發(fā)的一串故事。作品以畢曉普的一段詩作為題記十足地告訴我們,“只要有一口氣,我們就想從另一個角度看太陽”——這是一種浪漫主義的追求,同時詩人也承認,這樣的勇氣帶有更多的孩子氣。不僅是畢曉普,很多詩人都把從其它角度看“太陽”作為藝術(shù)的信念孜孜以求。俄羅斯詩人巴爾蒙特說:“我來到這個世上,是為了看太陽”。當然,詩人把我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太陽當成了他人生的奮斗目標。作者列舉了不同視角里的“太陽”,最著名的是肖洛霍夫把太陽比喻成黑色,還有艾青說“太陽向我們滾過來”,作者把“滾”字里所包含的蹦跳感解讀得非常準確,緊扣畢曉普所說的“孩子氣”的活潑特點。在讀書中徜徉了一陣外,作者很快進入到生活中因為看“太陽”的角度發(fā)生的一場悲劇。如果是年輕人,大概不會理解40年中國人對“太陽”的特殊感情。它是和一個偉大的人物聯(lián)系在一起的。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毛澤東和太陽之間是劃等號的。一個叫劉國軍的同學因為把一句歌頌紅太陽的歌詞唱錯了,結(jié)果遭到了厄運,其實像劉國軍同學這樣的悲劇不只是他一例,這樣的悲劇在中國成百上千。它凸顯了那個時代的荒誕。這個現(xiàn)實版的看“太陽”無疑要比書齋里的大量引述更加有力和觸目驚心。畢曉普筆下本該天真爛漫的“太陽獅”原來在中國是如此地慘痛。這是全文中最重要的一筆,它使這篇圍繞不同角度看“太陽”的浪漫情散文擁有了足夠深刻的思想含量。
另外,作為散文寫作新人,孔慶武發(fā)表在2015年7期《北京文學》的散文《山居圖》集合了9幅山居鄉(xiāng)村生活的速寫,他的敘述節(jié)制而干練,文字富于頓挫感,并表現(xiàn)出一定的詩意韻味。于香菊發(fā)表在《陽光》2015年第8期的散文《生命里有根五彩繩》講述的是讀書改變命運,一個人雖為一時受困,但讀書可以使人獲得永久的美麗與安詳。
本季度散文不足之處,一是就總體而言,本省散文作家在寫作思維上不應(yīng)拘泥于原來成功的模式,應(yīng)嘗試跳出原來的寫作套路;二是散文新人的寫作需要抬高眼界,從自我生活的經(jīng)驗中走出來,努力找到更寬闊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