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掃?”
“掃掃。”
他微微抬頭看一眼我,就又低下頭聚精會神地繼續(xù)清掃起來?;卮鹞业囊彩莾蓚€字“掃掃”,純樸自然。
一片片破碎紙削、一枚枚慘敗的落葉、一個個廢棄塑料袋、一塊塊碎石瓦片……在他手中笤帚的引領下,乖乖地走進了撮子里,狼藉的院子變清潔了,居住在這個小區(qū)里的人們心情舒暢了,他的形象也在人們的心中高大起來了。
他叫張玉剛,與我住同一個小區(qū),今年65歲,是從局長的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在小小的縣城,局長可是一不小的官了,如同京城里的部長、省城里的廳長,在人們眼里是有地位有身份的人。三年前,由于多種原因,這個小區(qū)的業(yè)主和物業(yè)沒有達成協(xié)議,物業(yè)撤走了。失去管理的小區(qū)頓時垃圾遍地,廢紙廢塑料袋滿天飛,臟亂不堪,居民苦不堪言。就在此時,張玉剛站出來了,他自備笤帚和撮子,搞起小區(qū)衛(wèi)生來,當起了小區(qū)義務保潔員,不要一分錢報酬。
第一次見到張玉剛清掃小區(qū)衛(wèi)生是冬季的一個早晨,寒風冷冽,滴水成冰。我往垃圾桶里倒垃圾,在小區(qū)的垃圾桶旁相遇,只見他穿著黑色大羽絨服,羽絨服上的帽帶緊緊地系著,戴著藍色棉手套,滿身塵土,眉毛上帽子上一層白霜。他左手拎著一個高梁鐵撮子,右手拿著一把笤帚緊緊捂住裝滿廢紙廢塑料袋的撮子,唯恐撮子里的廢紙廢塑料袋跑出來。
“大清早太冷,等一會暖和在掃吧”。
“早晨沒風,一會就起風了,風一吹碎紙削、草葉、廢塑料袋滿天飛,就掃不了了”。說完,他就又繼續(xù)清掃起來。
望著他瘦小的背影,我的眼睛一熱。
多么純樸實在的話語,多么純樸實在的人!
小區(qū)里有兩家幼兒園,有好幾十名小孩子,小孩子愛吃零食,每送一次孩子接一次孩子都會產生一些垃圾,為了及時清掃,保持清潔,張玉剛每天都一手拎著撮子,一手拿著笤帚在院子里轉悠幾遍。三年了,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轉了多少遍,走了多少路,用壞了多少把笤帚。
有一次晚上了下雪,第二天早晨我自以為起來的很早,準備掃雪,誰知就在我推開樓門的一霎納,被驚呆了,誰這么早?這是誰掃的?掃得這么干凈!腳下已清掃出了一條干干凈凈的小路通往主路。抬眼一看,整個小區(qū)四棟樓前都清掃出了一條干干凈凈的小路通往主路。人們可以大膽地行走,不必擔心腳下雪滑跌倒。再抬眼看看,整個院子只有張玉剛一個人在躬著身子掃雪,在掃主路上的雪。
“幾點起來的?歇一會吧!”
“不累。歲數大了覺少,睡不著就起來了,掃掃雪,大伙行走也方便些。”
這時掃雪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大伙與張玉剛一起掃了起來。不大工夫就把主路上的雪打掃得干干凈凈。人們回去吃飯了,吃完飯后人們各自忙活自己的事去了。張玉剛又繼續(xù)清掃起來。院子里的雪堆越來越多,院子里無雪的空地也隨之越來越大。孩子們在無雪的空地上盡情地玩耍起來。
一次我與張玉剛閑聊,問他:“如果覺得閑著沒意思,憑你的關系完全可以謀一個既體面,收入又豐厚的差事干。”
他回答說:“退休金夠花了,也不缺錢,這大歲數了也不圖名,在一個小區(qū)住著,盡自己所能,能為大家做點啥就做點啥,就當鍛煉身體了。”
說得多好啊!三年了,沒有豪言壯語,不為名不為利,只有默默的奉獻。張玉剛用他的高尚和愛心,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種幸福,一種價值,一種比金子還貴、用金錢和榮譽無法衡量的價值。我想,雷鋒沒有走,他活在人們心中,他的精神在神州大地上傳承、光大,讓人看到了信仰的光輝。
生活在繼續(xù),張玉剛還在繼續(xù)演繹著奉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