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形象逼真英氣勃發(fā)的工人雷鋒雕塑,坐落在遼陽弓長嶺雷鋒紀念館門前,這座5280平方米的紀念館,建筑面積為全國雷鋒紀念館之最。2011年建成至今,已有16萬人參觀。
走進吳鐵庫個人收藏展廳,700多件(套)色彩各異的書刊、年畫、照片、塑像、實物,默默等待著參觀者。這一系列展品成為一個整體,像一架機器,龐大而精密有序,又像是一部書,豐富而蘊含哲理。作為好友,我和文化館館長興波有幸參與了這個展廳的布展,更深地了解這些藏品的來龍去脈。
我想,那些藏品似乎也有腳,它們要從或遠或近的地方,循著他關注的目光和他焦急的步履,在一個讓雙方驚喜的地方集結。1963年,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fā)表之后,全國掀起了向雷鋒學習的熱潮。當時吳鐵庫只是個12歲的懵懂少年。老師說,做好事的人太多了,不能一一表揚,但只要你做了,你就是個高尚的人。吳鐵庫牢牢記住了這句話。他收藏的第一本書,是哥哥鐵良帶回家的《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他如同得到了一件寶貝,一有時間就讀,最后,他把這本書收藏了。從那以后,他一見到寫雷鋒的書刊,就買下來收好。過了幾年,他偶然清點了一下,竟有200多本,這讓他興奮不已。有一次,一位初中老師在課堂上說,哪位同學有《雷鋒日記》,我想摘錄幾句話。只有吳鐵庫舉了手。老師夸他是個有心人,這更激發(fā)了他收藏雷鋒資料的興趣和信心。在后來幾十年中,無論是做學生、服兵役,還是當工人、當干部,他都在收藏雷鋒文物。
他家住遼陽,每到周六周日就到四道街的舊物市場,一轉就是大半天。為了收藏,千里萬里尋寶貝。幾十年來,他走遍北京、上海、濟南、哈爾濱、長沙、沈陽等城市叫得出名的舊書(物)市場,淘來許多寶貝。
英國作家狄更斯說,“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吳鐵庫給自己設定的收藏之路就像無極的山巔。一旦有了目標,他就成了無畏的行者。有一次,他聽說上海一位藏友有一冊1961年雷鋒生前出版的宣傳雷鋒的小冊子。他千里迢迢趕到那里,可東西卻被別人搶先一步買走了。撲了空的感覺,就像喝了辣椒油,又膩味又辣得難受。當時正值酷暑,他吃了五根冰棍還是熱得難受。當他再次聽濟南一位藏友說當地一位喜歡雷鋒書刊的人有一本時,他馬上去了濟南,和那位兄弟談了很久,人家也沒有出讓這本雜志。吳鐵庫說,兄弟,你不讓給我,我今晚就不走了,你得供我吃住。那人推說家里住不下,搪塞著。吳鐵庫不死心,又跟他說起了收藏。吳鐵庫說,兄弟,你有多少件雷鋒藏品了?那人說,我已經有100多件了。吳鐵庫樂了,說,兄弟,你可是小巫見大巫了,100件不算多。吳鐵庫假裝撓撓后腦勺,說,老弟,我現(xiàn)在已經有1200多件了。你打聽打聽,我搞收藏30多年,家里毛主席主題的藏品就有3000多件,其他的文、史、哲、文學、軍事、文化等方面的書也有1萬多冊。我家在遼陽的60多平的房子已經裝滿,幾年前,我又在青年街14號買了132平房子,兩間加在一起200多平,已經成了我的個人收藏展室。那位兄弟覺得見到了高人,惶恐得無話可說。吳鐵庫又說,要不咱倆比比學問,南朝北國天文地理你隨便問,我那些書不是擺設,可讀了不少……磨了3個多小時,那位兄弟終于拿出他的寶貝。吳鐵庫也出了高價,終于得到了這件藏品。走出那位藏友家,吳鐵庫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京劇《智取威虎山》里的唱詞:“聯(lián)絡圖,我為你,朝思暮想……今日如愿遂心腸……哈哈哈……”笑聲引來了很多關注的眼睛。吳鐵庫差點樂瘋了。他告訴我,這件藏品,可謂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還真費工夫。
一張雷鋒當年入伍時的征兵令,讓他等待了10年,盡管這10年中也有一些收獲,可對這張表的期盼,凝成一個心結,時時讓他寢食難安……他想到了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耐心和恒心總會得到報酬的”。他知道,這張征兵令找到了,就可以證明雷鋒入伍地,到底是鞍山市還是遼陽市,他要用這張征兵令結束這個爭論??烧业剿闹苷郏潜纫娀噬线€難。吳鐵庫當過5年兵,他知道,這類文件,只能在遼陽市,因為雷鋒是從弓長嶺焦化廠報名應征,而弓長嶺隸屬于遼陽市,這類文件一般不會流失到外地。遼陽市所有兵役部門他都走遍了,沒有人見過。十年過去了,一直未果。2006年一開春,望眼欲穿的吳鐵庫又出現(xiàn)在舊書攤上,眼睛瞪得像探照燈一樣搜尋著。忽然,一堆三尺多高的舊文件、宣傳品、報紙,出現(xiàn)在他眼前,他看到紙張中還間或夾雜著幾張發(fā)黃的表格,他眼睛一亮,跳了過去。他開始是蹲那翻找,時間一長腿麻了,他索性坐在硬梆梆濕漉漉的地上,一張張地翻看。3個多小時輕易溜走,找到了兩張60年代報道雷鋒的報紙,他買下了。繼續(xù)一張張翻找。時間一長,賣書刊的老漢已經吃過帶來的午飯睡著了。老漢一覺醒來,已經下午3點多了。老漢說,你怎么還沒走,晌午吃飯了嗎?吳鐵庫說,老哥呀,我在這找寶貝呢,哪有功夫吃飯。老漢說,你走吧,我得收拾東西回家了。吳鐵庫急了,懇求說,老哥,你一收拾就亂了,我這些就白翻看了,我再找一會兒,求你了。老漢說,春困秋乏夏打盹,你可夠精神的,眼睛瞪溜圓。吳鐵庫說,我這是練出的功夫,你睡你的,我給你看護著,保證不丟一張紙。說著話,吳鐵庫眼睛也沒離開那些紙張。又找了一會兒,一批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遼陽市兵役局的文件出現(xiàn)了。當他看到遼陽市兵役局1959年冬季征兵的相關文件時,激動得像走失了幾十年的孩子見到了母親,伸出雙手緊緊抓住那一摞紙張。他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他心里默念:哪有這么容易的事啊!那么多喜歡收藏雷鋒文物的人,可誰能有我吳鐵庫和你有緣,這真是老天眷顧我??!吳鐵庫告訴筆者,那張有點發(fā)黃的白紙,至今還定格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我真慶幸,終于找到了一件無價之寶。吳鐵庫興奮的樣子有點返老還童。
前幾日,我請吳鐵庫到我辦公室聊雷鋒和他的收藏,言語間,我發(fā)現(xiàn)他總是走神,我循著他的視線看過去,離他左側五米遠的茶幾下面有一摞文學藝術書刊,還沒等我說話,他竟直奔過去一把抱起那摞書刊,從里面翻檢起來。他看到一本我和作家侯國鋒等作詞作曲的《雷鋒從這里走向軍營組歌》16開本小冊子,還找到一張我前不久發(fā)表雷鋒歌曲的報紙。他不由分說就插進他的包里。說,我看到了,這歸我吧……
這就是癡迷的雷鋒收藏家吳鐵庫。
收得來也得藏得住。他的藏品也有人惦記。去年8月的一天,南方一位老板聽說吳鐵庫有一尊雷鋒塑像,非常精美。就找到了吳鐵庫,說,我出2萬元買下來,放在我的辦公桌上。吳鐵庫笑了笑,有些不屑地說,放在你那里,只有少數人能看到,放在雷鋒紀念館我的收藏展廳,全國人民都可以看到。你花多少錢都買不去。那人說,我再加一萬,總可以了吧?吳鐵庫幽默地說:你忘了,我叫吳鐵庫,從我的鐵庫里,你買不走我的“雷鋒”!這不是錢的事兒。最后,吳鐵庫送給那位老板一枚60年代的雷鋒像章,作為紀念。
吳鐵庫收藏的1600件雷鋒文物資料中,有70%是全國其他雷鋒紀念館所沒有的。目前已知雷鋒生前發(fā)表的文章、報道、照片以及學雷鋒文章有227篇,他已經全部收藏到。此外,他還收藏到一些瓷器、老年畫、古舊書畫等,用于交流,用以藏養(yǎng)藏的方式貼補費用,無休止地收藏雷鋒文物。
吳鐵庫的雷鋒主題收藏品,早在2004年就在遼陽市自己購置的房間里辦起了展室。每年3月,甚至是平時,都有很多人無償參觀。自此,他就成了義務講解員。直到2011年2月26日,遼陽弓長嶺雷鋒紀念館建成,他把所有的雷鋒主題收藏品一次性捐獻出來。他說,看到絡繹不絕的參觀者,我真有一種成就感。我說,現(xiàn)在你吳鐵庫不光是普通的人名了。
一件件藏品,一個個故事,書寫著一位紅色收藏家的苦樂人生……
2013年3月5日,吳鐵庫被遼陽市委授予“首屆學雷鋒標兵”。
吳鐵庫編撰的《崇高的榮譽》雷鋒生前宣傳報道匯編一書,于3月5日前由遼寧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fā)行,為進一步研究雷鋒填補了一項空白。
人生,有時是一種尋找,更是一種堅守,耐得住一份寂寞。吳鐵庫的一生,注定與雷鋒結緣,他用藏品詮釋著他的人生價值,更用一件件藏品組成一串串華彩的音符,奏響他不朽的人生之歌。
走過五十年收藏路,吳鐵庫的臉上刻下了歲月的印痕,我甚至感覺,他清淺的魚尾紋里也有著雷鋒的影子。我問他,以后有什么打算?吳鐵庫引用了諸葛亮的一句話:“夫志當存高遠。”
是的,他用一件件雷鋒主題收藏品鋪就了人生之路,盡管艱辛,他卻樂觀地無休止地跋涉著,傳遞著那份無私的令人肅然起敬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