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現(xiàn)在“文學批評式微”之說泛濫,一些凌空蹈虛式的文學批評飄浮于作品之上炫弄理論的亂麻,還有一些則甘愿俯首于金錢之下,寫些所謂批評的吹拍之文;但在此亂象之下,文學批評的擔當精神、責任意識、文學良知如湍水之潛流,始終存在,優(yōu)秀的文學評論文章仍不時出現(xiàn),慰藉執(zhí)著的文學閱讀者。由遼寧文學評論在2011年第1季度的表現(xiàn)來看,其中不乏優(yōu)秀、令人慰藉之作。現(xiàn)根據(jù)所見資料統(tǒng)計,2011年第1季度遼寧文學評論在公開發(fā)行的報紙、雜志及已出版圖書上發(fā)表評論文章44篇。
就一季度已發(fā)表文章來看,總結(jié)回顧性評論文章有賀紹俊的《以文學良知闡釋“中國經(jīng)驗”——談近期長篇小說的思想價值》、《堅定的現(xiàn)實品格——2010年中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評述》,林建法《十年瞬間的意義累積》、《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的生成、發(fā)展與轉(zhuǎn)型》(與王堯合著),吳麗艷、孟繁華《在不確定性中的堅持與尋找——2010年長篇小說現(xiàn)場片段》。遼寧文學評論從來不乏回顧總結(jié)的闊大視野與賦予其理論意義的梳理能力,幾乎在每年起始的第一個季度里,都可以看到遼寧文學評論對于上一年度全國性文學發(fā)展流變的關注、解讀與總結(jié)文章,且質(zhì)量上乘。
在文藝理論研究方面,高海濤在《藝術廣角》連續(xù)刊載了一系列有關外國文藝理論研究的著述,其中《價值重估:一個在野的傳統(tǒng)》、《耶魯?shù)拇髮W才子們》、《后現(xiàn)代批評的美國學派》、《馬克思主義與后現(xiàn)代批評家》對西方當代批評思潮產(chǎn)生的思想淵源進行了挖掘,對西方文藝理論大師們的思想進行了理性的分析點評,并從結(jié)構主義、解構主義等暢談到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觀,思想跨度大,內(nèi)容含量豐富,對文藝批評學的建設具有直接的參考意義。其《“總體性”視野中的后現(xiàn)代批評》收入中國文聯(lián)理論研究室編選的《第五屆當代文藝論壇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是一篇重要的理論評述文章。該文針對中國當代文學理論批評的現(xiàn)狀,指出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具有強大整合力的“總體性”批評,其理論建構和批評軌跡,都應該對中國的理論批評界有所啟示,而最大的啟示就是要堅持總體性,注重整合性,對后現(xiàn)代批評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進行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梳理,這是立足中國經(jīng)驗,建立“有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批評學”的必要的前期工作。楊利景的《文藝批評:為誰批評?》深刻質(zhì)疑當下文藝批評的專業(yè)化趨向,指出當下文藝批評所遭受的種種非議,其原因在于“不是讀者冷落了批評,而是批評用自己的行動拒絕了讀者”,因此提出“從健康良性的發(fā)展生態(tài)角度而言,文藝批評必須指向創(chuàng)作和接受”。
對作家、作品的評論研究仍然是遼寧文學研究工作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也占有很大的份額。一季度此類研究文章有20篇之多,涉及面廣,內(nèi)容豐富,從國內(nèi)作家到省內(nèi)作家,從外域作品到本土創(chuàng)作,從單部作品研究到創(chuàng)作系列研究,從小說創(chuàng)作到詩歌、影視戲劇創(chuàng)作研究,等等,都有涉獵。如韓春燕的《秉德女人的前生與后世》是對我省作家孫惠芬新版長篇小說《秉德女人》的讀后記,文章主要分析了孫惠芬作品中女人形象的塑造。王寧《內(nèi)心闕如時代的文學徽標:淺析村上春樹短篇小說的藝術魅力》對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小說創(chuàng)作的研究,分析其對異化狀態(tài)下心靈的深度刻畫及精微的文體表達,并進一步探討樹上春樹的小說對當下中國小說的啟示意義。李霞的《時間見證的激情與成長》則是有關邱華棟詩集《光之變》的評論。閱讀到一篇文學作品,繼而對其進行閱讀感性的點評或上升到學理性的梳理,是文學批評產(chǎn)生的路徑之一種。閱讀感知能力對于文學批評來講是相當重要的。讀到一篇作品,在讀完后能否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判斷,即優(yōu)與劣的判斷,這對于一個從事文學批評工作的人來說是必備的素質(zhì),對于普通閱讀大眾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文學修養(yǎng)。
一季度還有幾篇關于大眾傳媒研究的評論文章值得注意,如吳玉杰的《大眾傳媒批評的話語霸權》、丁宗皓的《文學批評大眾化是否可能?》等,探討了當下傳媒與文學批評之間的糾結(jié)與共生。我省黨報《遼寧日報》自2010年組織策劃了“重估中國當代文學價值”活動引起全國范圍關注以來,今年再次啟動了這一有關文學發(fā)展的系列專題。今年一季度以來,其活動主題為“重估中國當代文學批評”?;顒友埩耸?nèi)外眾多作家、學者、批評家參與到了這一大討論當中來。這一策劃活動,可以說是我省在全國范圍內(nèi)率先開展的一項大眾傳媒與傳統(tǒng)批評相互融通的活動。當傳媒參與到傳統(tǒng)的文學批評模式中,或說傳統(tǒng)批評踏上了傳媒這列飛奔的快車時,這兩個原本不搭界的領域混融膠著在一起,變動與啟示由此而生。對于其今后的發(fā)展形勢,其對遼寧文學評論影響力的提升力度,我們拭目以待。
附:1-3月份評論發(fā)表情況(不完全統(tǒng)計)
《感性化與觀念化的混搭:評杜冰冰的〈她世紀〉》(賀紹?。?br />
《文學報》2011年1月13日
《東北風情與多邊文化》(孟繁華)
《文藝報》2011年1月14日
《緬懷具有精神分量的文學》(賀紹?。?br />
《人民日報》2011年1月18日
《文藝批評:為誰批評?》(楊利景)
《文藝報》2011年1月19日
《以文學良知闡釋“中國經(jīng)驗”——談近期長篇小說的思想價值》(賀紹?。?br />
《人民日報》2011年1月21日
《資源共享與延宕中的世界性——“中韓日三國作家作品聯(lián)展”有感》(賀紹?。?
《文藝報》2011年1月21日
《堅定的現(xiàn)實品格——2010年中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評述》(賀紹?。?
《光明日報》2011年1月24日
《十年瞬間的意義累積》(林建法)
《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1期
《五十年代生人的精神之旅》(賀紹俊)
《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1期
《價值重估:一個在野的傳統(tǒng)》(高海濤)
《耶魯?shù)拇髮W才子們》(高海濤)
均發(fā)《藝術廣角》2011年第1期
《中國作家如何走向內(nèi)心》(王研)
《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1期
《康家村的傳說意義》(曲風)
《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1期
《〈康家村紀事〉:對作家及其作品概念的一次重要訂正》(郭長虹)
《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1期
《比觀念和技術更重要的——評〈康家村紀事〉》(何平)
《美文》2011年第1期,《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1期轉(zhuǎn)載
《荒誕意識的中國式表達》(蔣書麗)
《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1期
《“后烏托邦批評”的嘗試——讀李小江〈后寓言:《狼圖騰》深度詮釋〉》(黃軼)
《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1期
《吳宓思想的當下意義》(李桂玲)
《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1期
《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的生成、發(fā)展與轉(zhuǎn)型》(王堯、林建法)
《文藝理論研究》2010年第5期發(fā)表,《新華文摘》2011年第3期全文轉(zhuǎn)載
《以青春文學為“常項”——描述中國當代文學的一種視角》(賀紹?。?br />
《文學評論》2011年第1期
《在不確定性中的堅持與尋找——2010年長篇小說現(xiàn)場片段》(吳麗艷、孟繁華)
《小說評論》2011年第1期
《蘊藏著一個未來的驚喜——2010年短篇小說掃描》(賀紹?。?br />
《小說評論》2011年第1期
《時間見證的激情與成長——評邱華棟的詩集〈光之變〉》(李霞)
《滿族文學》2011年第1期
《秉德女人的前生與后世——讀孫惠芬長篇小說〈秉德女人〉》(韓春燕)
《遼河》2011年第2期
《“我們還沒有抓住最好的東西”》(孟繁華)
《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2期
《“總體性”視野中的后現(xiàn)代批評》(高海濤)
《文藝繁榮與價值引領》,中央文獻出版社
《后現(xiàn)代批評的美國學派》(高海濤)
《馬克思主義與后現(xiàn)代批評家》(高海濤)
均發(fā)《藝術廣角》2011年第2期
《反思與重建:文學批評的重大課題》(趙慧平)
《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2期
《文學批評大眾化是否可能?》(丁宗皓)
《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2期
《馬季:關注網(wǎng)絡文學的批評家》(賀紹?。?br />
《南方文壇》2011年第2期
《大眾傳媒批評的話語霸權》(吳玉杰)
《社會科學輯刊》2011年第1期
《大眾傳媒時代文學批評的非學理性傾向》(吳玉杰)
《藝品》2011年第1期
《學術發(fā)現(xiàn)的意義》(吳玉杰)
《沈陽工程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話語表述的張力結(jié)構》(吳玉杰)
《遼河》2011年第3期
《傳記喧囂時代的經(jīng)典型追求》(吳玉杰)
《中國圖書評論》2011年第3期
《虛擬的力》(刁斗)
《山花》2011年第3期
《〈薩德侯爵夫人〉:玫瑰與蛇》(李保平)
《藝術廣角》2011年第2期
《借槍,借了誰的槍?》(李保平)
《文藝報》3月21日
《內(nèi)心闕如時代的文學徽標:淺析村上春樹短篇小說的藝術魅力》(王寧)
《文化學刊》2011年第2期
《在“重估”中尋找生機》(李桂玲)
《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2期
《為大地悲歌者而唱》(蔣書麗)
《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2期
《對李曉泉詩歌的別樣關注》(劉亞明)
《滿族文學》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