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作家網(wǎng)原網(wǎng)站入口
慈母之心、無疆大愛
來源: | 作者:王占力  時間: 2019-12-03
  “慈母大愛感天地、孝義美德要躬行”,盡孝要趁早。
  母親頭上的白發(fā)愈來愈多了,腿腳也越發(fā)的不靈便了,聽力和視覺更是大不如從前。媽媽自己常常自言自語說:“老嘍!歲數(shù)一大,沒啥用啦……”。每次聽到媽媽的這番言語,我的心理就不是個滋味兒,勸慰媽媽說:“媽媽一點兒都不老”。媽媽聽罷,微微一笑說:“傻兒子,人哪有不老的,別看媽媽耳聾眼花的,連你的頭上都有白頭發(fā)了,我還不老啊!”原來,年邁的母親的心理明亮著呢。
  聽完媽媽的話,我用手下意識的摸一摸自己即將禿鬢的額角,一種不可名狀的暗自感傷的情愫印記一股腦的涌上心頭……
  那是70年代,父親在治安執(zhí)勤中,與持刀行兇歹徒搏斗,壯烈犧牲。當時只有25歲的母親、5歲的哥哥和不滿2周歲的我,全家在一片悲慟中成了烈士家屬。淚都要哭干的母親。滿懷著對父親的緬懷和追憶,用左手領(lǐng)著哥哥,右手抱著我,從此,開始了度命的艱難跋涉……
  依稀記得孩提時,趕上春節(jié)前,上級領(lǐng)導來家里慰問,父親生前的老上級某軍區(qū)最高首長笱司令來我們家慰問的時候再三叮囑:“你們要是有困難就給我寫信,孩子小不會寫,哪怕缺碗,就畫,我們軍區(qū)和組織一定給解決”,還懇切地對母親說:“你要繼承烈士的遺志,要堅強,一定要把英雄的孩子撫育長大成人”。但是,時過境遷,母親領(lǐng)著我們哥倆相依為命,雖然沒有達到要飯卻勝似要飯的境地,可這封信從來沒寫過,畫更是虛無。
  母親是在解放戰(zhàn)爭中打四平那年出生的,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是,她堅毅要強,對領(lǐng)導們說:“沒啥困難,我一定把兩個孩子拉扯大,對得起他們的爸爸,請領(lǐng)導們和部隊首長放心。”在父親犧牲的當年,母親就找人代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遞交給了她的工廠單位的黨委支部。
  為了擺脫失去丈夫的苦痛,母親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在我們哥倆身上和她的工作上。
  母親的廠子是屬于油漆化工單位,車間里面機器馬達一開,高分貝噪音、原材料劇毒、稍不留神就會有危險。有一次,廠子下達緊急任務(wù),要加班加點兒,天色漸黑,車間里的領(lǐng)導考慮到母親的難處,關(guān)切地對我母親說:“時間不早了,已經(jīng)到下班時間了,這次加班你就別干了,加班費照樣給你發(fā),你回家休息休息,照看照看兩個孩子吧。”母親用粘滿油漬的工作服的袖口,抹了一下臉上的汗珠,感激的說:“謝謝領(lǐng)導和大家伙,人多,活兒干的快,我這臺機器別人干生疏,容易出事故,我家里沒事兒,老大能照看他小弟。”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那時的哥哥已經(jīng)7歲了,由于家境的磨練,懂事很早。哥哥一邊偷偷地時不時地望望已經(jīng)漆黑的窗外,一邊變著法地哄著我玩。小孩兒看小小孩兒,時間一長,只有4歲的我受不了了,拽著哥哥的衣襟兒說:“哥,我想媽了,媽咋還不回來,我餓了”。哥哥憐惜惜地瞧著用干裂的小嘴嗍著手指頭的我,忽然,他靈機一動,說:“弟弟,我給你做飯吃好不好?”我高興的喊:“好!好!”哥哥學著媽媽平時燒火做飯的樣子,笨手笨腳地往爐子里面放苞米棒,放上紙點著,用小爐鏟兒把煤一點兒一點兒地倒進爐子里,再把高粱米倒入鐵鍋里,把盛有米的鐵鍋往爐子上一放,然后用一雙臟乎乎的小手領(lǐng)著我靜靜的守候在爐子旁,一會兒,一股難聞的氣味從鍋里冒出來,啊!糊了!,哥哥急忙用手去端鍋,太熱了,鍋沒端起來,哥哥這下可慌了,茫然不知所措。拽著我,連磕帶碰地跑出焦糊嗆人的屋子。這時,媽媽完成了加班任務(wù),風風火火的跑回來,看著眼前的情景,一下子沖進屋,把鍋端下來。此時,沒有填水的鐵鍋已經(jīng)燒漏了一個大窟窿。哥哥見狀,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委屈地說:“弟弟餓,我……”。而我卻傻愣愣地站著,望著疲憊不堪的母親,母親慢慢地蹲下身來,一把摟過我們哥倆,娘仨哭成一片……淚水流進了我們的心里,母親就是這樣倔強地擔當著。
  母親的工作性質(zhì)是專門制造盛裝油漆涂料的金屬鐵皮桶的制罐車間,車間里面的大小沖壓機臺和機床30多個,一開機,車間里面頓時機器轟鳴,地動山搖。由于制桶的原材料都是金屬鐵皮,剩下的邊角余料特別多,平時都被白白的扔掉了。母親看到后,一聲不響地撿拾回來,慢慢地積少成多。在母親的極力建議下,這些足可以扔掉的邊角余料后來成為做酒瓶蓋的原材料,這不僅為廠子減少了大量的損耗,而且是廢品再利用為廠子搞了一點兒小創(chuàng)收;廠子里的花壇沒有人管理,自己借來鋤頭和水桶,鋤草澆水,經(jīng)過母親的精心呵護培育,花壇里面的花姹紫嫣紅格外鮮艷;車間里的機臺生銹了,她就默不做聲的逐個擦拭,她自己使用的機臺,始終保持如新,沒有出現(xiàn)過任何故障。母親的同事杜阿姨的手不小心被機臺碰傷了,母親了解到杜阿姨的愛人長期在外地工作,不能在家護理杜阿姨,母親就主動到杜阿姨的家里,幫助杜阿姨洗衣服、做飯、護理老人,照看孩子;看到廠子里面許多大齡男女職工為婚姻發(fā)愁的時候,她就熱心幫忙,為他們聯(lián)姻,牽紅線、搭鵲橋,替廠工會分憂解難。
  母親拼命地工作,任勞任怨,把苦、臟、累留給了自己。由于成績突出,年年被廠子評為“先進工作者”、“三八紅旗手”,廠子里的黑板報多次宣傳母親愛廠如家的業(yè)績。經(jīng)廠黨委批準,母親終于在黨旗下,莊嚴的舉起了右手,成為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實現(xiàn)了她的夙愿。
  認識零星半個兒幾個字的母親,對我們的哺育和教導沒有長篇大論,更沒有深奧的哲理,但,她卻以廣闊的慈愛感染和影響著我們,她恨自己沒文化,就為了彌補沒有文化給她帶來的苦惱,省吃儉用,用辛勤的汗水一點兒一點兒地積攢起來的錢,供我們哥倆念書,生活再拮據(jù)也不道一聲苦,都是自己默默的承受著。她單位的同事望著母親蒼白消瘦的臉龐,都關(guān)切地問:“大姐,怎么了,是不是病了,身體不舒服,就休息幾天吧,活兒,我們替你干。”我的母親搖搖頭,說:“沒事兒,干活兒吧”。
  根據(jù)母親的表現(xiàn),廠黨委領(lǐng)導決定和工人一致推薦,在全廠職工勞模表彰大會上,廠部領(lǐng)導讓母親上臺講述自己愛廠如家的業(yè)績,可是媽媽百般推托,認為自己干的很普通,沒有什么可宣揚的。其實,這是廠黨委想借此機會,讓母親脫離車間崗位,進廠部當干部,可母親更是百般不肯,說:“不行,我文化淺,是個大老粗,更何況車間里面干活兒干慣了,不干活兒,心里不舒服,為國家做工作,不在乎當什么。”母親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直到退休為止,都沒有離開她的機臺。在廠子里,一干就是30多年。在這30多年的時間里,從來沒向單位和組織提出過任何要求。
  就在母親退休即將離開廠子的最后一天,母親看著昔日里和自己一起摸爬滾打,奮戰(zhàn)在工作第一線的好同志、好姐妹,好工友,眼含著熱淚,彎下腰,打開了自己的永遠不上鎖的小鐵皮工具箱,工具箱里面有針、有線、一副粘滿油漬的手套、一雙藍布舊套袖、一條潔凈的手巾、一半兒塊肥皂。然后,母親環(huán)顧一下自己心愛的車間和每個熟悉的機臺,招手和自己朝夕相伴的同事們告別,一一叮囑工友們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并告訴同事們小工具箱里面的針線等物品,可以隨便用……
  車間的好姐妹們何曾不知道,這針線不知縫過多少位同志被機床劃破的衣角,有的同事的手套破了,母親就把自己的好手套換給同事戴……在同志眼里,母親就是位可尊、可敬、可愛的老大姐。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我和哥哥漸漸地長大了。哥哥職業(yè)中專畢業(yè)分配,參加了工作,娶妻生子。我也走進師范學校的大門,畢業(yè)后踏上了三尺講臺。哥嫂子一家都在外地工作,不能經(jīng)常回家看看,每到節(jié)假日,母親就守在電話機旁,多次的拿起電話,又多次的輕輕放下,默不作聲的看著電話,好像在想著什么。我知道母親在想什么,母親的心頭有那份牢牢的牽掛,但又不忍心干擾孩子的工作。這就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含辛茹苦的母親老了,她經(jīng)常用自己八級鈑金工所特有的粗糙,并結(jié)滿厚繭的雙手,小心翼翼地把父親的烈士遺像捧在胸前,久久地深深地凝望注視……她仔仔細細地端詳著照片上那熟悉、英俊、威武的面孔,情海蠕動,淚眼矇矇,母親好像在和父親說著什么,說著什么……

贊0